假设国民党持续低迷最后消失,台湾会不会进入一党(民进党)专政时代?
欢迎关注公众号:czh开的茶馆
先说结论:
即使岛外势力不干预,民进党自己内部派系本就有矛盾,不同派系为了抢占位置经常大打出手,吃相并不好看,基本不可能出现一党专政的情况。
目前民进党派系团结一致对外是因为有国民党这个共同的敌人存在,如果国民党消失了,民进党首先很可能会分裂。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可能是维持现状派和正国会等深绿组织分裂,从派系制衡来说是其他派系对抗新潮流。
民进党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山头,派系从创党至今都主导了民进党的党内斗争。
在十几个中常委里面就包括了英系、新潮流、正国会、苏系、绿色友谊连线、涌言会六个派系。
君不见台南的陈亭妃和黄伟哲,屏东的庄瑞雄和周春米就杀的刀刀见骨。
民进党的外部危机也不是不存在,2018年就是绿票和年轻票造反,搞了一个史上最大惨败,连高雄都丢了。
哪天民进党继续胡搞,再搞出一个2018年的情况不是说不可能,执政需要警钟长鸣啊。
然后说国民党目前的问题
国民党的基本盘是有的,选举的时候也能催出来绝对数量不少的票,只是相对数量不够了。
现在的问题是国民党中央在朱立伦的领导下是越发昏庸,导致国民党选民流失到民众党,并不代表这些蓝色选民真的变色了,只是对国民党的现状太过失望。
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2022年2月政党支持度民调,国民党已经退居第三大党。其中民主进步党29.2%,台湾民众党16.2%,中国国民党15%,时代力量5.5%,台湾基进4%,其他1.6%,无政党倾向27.4%。经过12月的四项公投大败,台中第二选区大败和罢免林昶佐失败,国民党的支持度从2021年12月的19.6%掉至2022年2月的15%,足足4.6个百分点。民众党从1月的12.1%一下子上升4.1个百分点到16.2%,基本完全吸收了国民党流失的选民。
四项公投的失败完全是朱立伦的国民党中央策略失当,想要全面对抗民进党的“四个不同意”;台中二选区补选是地方势力惨败于民进党的党政媒体疯狂攻击;罢免林昶佐的失败又是归于蓝营内部在地矛盾和中央畏手畏脚的失败主义心态。
朱立伦而后还说不反对福岛核食进口,是不折不扣的投降主义。
刚刚结束的中常委选举又爆出贿选换票风波,主席内定名单等等丑闻,进一步伤害国民党形象。
朱立伦上任以来,可以说是把国民党又带进了谷底。
反观地方的几个不粘锅侯友宜、卢秀燕等人,在当地的民意支持度是很高的,甚至被绿营的支持者肯定其地方政绩。
这说明国民党不缺地方人才,是党中央过于昏庸而造成的总体选民流失。
从2018年地方九合一选举大胜以后,国民党的三任党主席几乎没有做对一件事情:
吴敦义自己想选又选不上,搞出一个利欲熏心的韩国瑜导致2020年国民党领导人选举如此惨败。
本来立委选举也不会那么惨,吴敦义又闹出一个不分区争议直接拖跨立委选情。
弱势主席江启臣试图走小绿路线导致深蓝反攻倒算,选民可以说国民党都绿化了为什么不直接投绿的?朱立伦五个多月除了罢免陈柏惟侥幸获胜以外,全部一败涂地,党内离心离德,还引发了傅崐萁的争议。这样的党我要是国民党支持者我也不想投,还不如去现在的民众党。
民众党/亲民党
柯文哲说得好,说民进党太坏,国民党太笨,民众党太弱。
柯自己是深绿背景却又跟部分浅蓝人士走的很近,导致柯家军基本都是浅蓝人马(老蓝男、政二代为主),已经吸不到什么绿票。
民众党的蓝绿比有说7:3的,有说8:2的,反正是吸蓝票比吸绿票多多了。
如果国民党真的垮了,十有八九选民会流向民众党。
但是这个可能性小之又小,真的到大型选举的时候,蓝归蓝,绿归绿,民众党的候选人到现在都没赢过一次正式的地方选举(如高雄市长补选),得票率是非常惨烈。
柯文哲的问题是他的票没有办法分流到本党的候选人上,民众党变成了柯文哲的一人党,柯文哲总有一天选不动了,那就是民众党泡沫化的日子,这个问题到目前看来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民众党自在柯主席的带领下有向看脸招人的发展方向,长得比民进党那群歪瓜裂枣好看多了,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民肯定是看脸投票的多,这思路倒也没有错。
民众党发言人杨宝桢
“学姐”黄瀞莹
陷入桃色丑闻退党的蔡宜芳
民众党发言人陈思宇
黄珊珊反正也不退亲民党,这次选台北估计要挂无党籍选,正宗的亲民党已经亡了,宋省长还是退休为好。
时代力量
时代力量现在也算不上是国运昌隆党了,有陷入泡沫化的危机。
国昌老师退隐江湖成了黄先生,不打弊案的国昌老师不是好老师。
现在在立法院的三个人几乎是毫无声量,支持者有可能流失到台湾基进。
绿色媒体(比如说自由时报)现在更喜欢报道台湾基进的新闻而不是时代力量。
新党
新党就这么几个人了还在搞路线斗争,王炳忠这些人成不了什么气候;侯汉廷逐渐蓝化,跟国民党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要选举没办法。
如果国民党倒了,新党会像2016年一样吸一部分深蓝票,在5%的门槛上下波动。个人觉得林明正苏恒比王炳忠要讨喜,侯汉廷是挂新党籍最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