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耗材集采,厂家销售价格反而还提高了,也直接干上去了
【本文由“大道沧桑”推荐,来自《国产肾透析续命一年从患者身上只赚648?》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记者完全不懂医疗行业,写啥医疗行业的文章啊。
举个高值耗材的例子。原来厂家出厂价500元,是给到了经销商。经销商销售进医院价格可以到8000-10000。
现在耗材集采,终端价直接从10000倍干到了600,看起来是降价94%对吧。
但是其实这样的集采,由于中标企业是国家直接采购,基本上,经销商也就出局了,厂家可以直接600供医院。你看看,厂家销售价格反而还提高了。同时集采把市场清空了,份额被中标厂商把持,量也直接干上去了。
这里面谁受损失了:经销商,以及在经销体系下的灰色代金部分。
这种事情是好事坏事??这明显是大大的好事。特别是原先被进口高值耗材垄断的一些产品系列,为啥国产很难突破,还真不是因为技术或临床壁垒,其实就是原有医械流通渠道的原因。
往大的方向来说,集采其实只是医改支付改革的前奏而已,更庞大的医改动作-DRGs/DIP正在推进过程中,这个会直接改变整个医疗的底层逻辑,集采不过是大浪来临前的小小水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