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上天,周杰伦早就不努力了

来了,这个男人又来了。

继2016年第14张个人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以及期间3年5首莫名其妙单曲。

2018年《等你下课》《不爱我就拉倒》

2019年《说好不哭》《我是如此相信》

2020年《Mojito》

周杰伦第15张个人专辑终于姗姗来迟。

今天中午12点,新专同名曲《最伟大的作品》MV先行发布,为9天后的新专狠狠预热。

肉叔票圈从午后到傍晚,几乎刷不到什么新内容,空前统一。

惊叫着分享MV的,絮絮叨叨聊观/听后感的。

500

b站官方视频播放以百万/时的速度上涨,即时在看人数都能飙到10w,弹幕换了一茬又一茬。

500

500

500

弹幕还贴心地用上粉色话筒和奶茶特效

微博文娱榜更直接,以“爆”级热搜持续霸榜,横扫前10(除了钻网之鱼)。

500

试问如今内娱,还有谁出新作能有这阵仗?

作为家里有《Jay》到《11月的肖邦》各种版本磁带、CD的热情前杰迷(后面会解释),第一时间看完这5分钟后,第一反应是——

这家伙瘦了。

500

请郎朗就是为了显瘦吧喂500

第二反应,嗯,这次不用挨骂了。

第三反应,周杰伦没让大家伙失望,可也没让我惊喜

以及我想打个赌,9天后,今天的疯狂还会重演

500

很伟大,很周杰伦

容本肉先骂一句,《最伟大的作品》这歌名,真的很自恋很招打(且中二)500

可看整首歌词第一个字,嗯,没办法,确实是他。

完全可以删掉,但肯定被某人“不怀好意”坚持加上的“哥”。

500

梦回哥的胸肌给你靠500

还有那段莫名好听的rap歌词。

世代的狂 音乐的王 万物臣服在我乐章路还在闯 我还在创 指尖的旋律在渴望世代的狂 音乐的王 我想我不需要画框它框不住琴键的速度 我的音符全都是未来艺术

还是那个很拽很臭屁的周杰伦。

配合着歌词,MV很贴切地还原了音乐家叶湘伦(周杰伦 饰)穿越到1920年代收集名人巨匠照片,拜访那些“错过的不朽”的故事。

塞纳河畔,一座灯火辉煌的莎玛丽丹(巴黎最大的百货中心)静静矗立,平头男脱下工作服,戴上帽子(这该死的仪式感),坐在了一架钢琴前,弹起了15年前某歌手的“名曲”《Secret》。

随着琴键的敲动,钢琴四周出现了奇妙的时空旋涡。

一阵晃动后,时光成功倒流,他和助理成功来到了天才辈出的1920年代。

500

“果然已婚男人的mv里不会有异性”

这个穿越方式,和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梦幻联动。

500

在MV里,周杰伦寻找调戏着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名家们。

寻找的过程,也是名作创作的过程。

餐厅里,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玛格丽特一筹莫展,不知道画啥。只见他把小丑鼻两番变化,化为绿苹果,《人类之子》有了底稿。

500

500

给达利变了个弯勺子,《崇高的时刻》《记忆的永恒》应运而生。

500

500

还有拜访常玉,给他《青盆花与菊》的灵感,肯定他的《曲腿裸女》。

500

500

……

和马蒂斯在窗边畅谈(《开着的窗户》)、给莫奈变睡莲、为徐志摩调咖啡,以及,给神秘的艺术家(郎朗)斗琴(结尾还有一个小彩蛋)。

500

500

这么看,叫《最伟大的作品》也没毛病。

这mv只说明了,这首歌的演唱者和导演,也就是周杰伦,是个热爱魔术的彩蛋大师。

从歌词到MV,一个词,甚至画面里一个小小的生物,都在唱20世纪初的名家们。

或直白。

浪荡是世俗画作里最自由不拘的水墨

花都优雅的双腿是这宇宙笔下的一抹

漂洋过海的乡愁在一无所有的温柔

寂寞的枝头才能长出常玉要的花朵

或隐晦地对应着书、画、名家本人。

500

冰心这样描述徐志摩:

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

据说这是周杰伦5年前就有的灵感。

那难怪了,这MV(歌)音符一出,肉叔就觉得耳熟。

500

曲调莫名有点《以父之名》《夜曲》的既听感。

歌词风格,和《爱在西元前》里列举中东风貌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这也是肉叔听完骂不出但也没有惊喜的原因。

跟早期的周杰伦风格太像了。

但因为这三年里《等你下课》《不爱我就拉倒》偏离得太震撼,这种熟悉又正常的曲调词又尤为难得。

这首先行曲一发布,有很多种声音。

有感慨终于好听的。

500

有震撼这刷屏速度的。

500

更多的,是“重复自己”的抱怨。

500

重复么?

对于周杰伦而言,“重复自己”已经上演十几年了。

500

舒适区里,出来干嘛?

周杰伦当然有过无与伦比的创时代能力。

肉叔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娘子》时张大嘴巴的惊讶,听到《爱在西元前》惊叹于情歌居然这么写,听到《东风破》时理解了中国风这个词,听到《三年二班》时五体投地其乐器融合的能力……

500

哦,还有《以父之名》,这首歌是肉叔心中yyds。

500

但不得不说,你无法要求一个歌手永远为你开疆辟土。

站在了巅峰的周杰伦,也自然没有义务,甚至没有动力去为华语乐坛做些什么。

于是,他逐渐变成了游戏心态。

2008年的《魔术先生》,他直接把前一年《牛仔很忙》的“不用麻烦了不用麻烦了”拿来用。

2014年《鞋子特大号》开头,周杰伦和巨炮的对话“你有没有看过卓别林”,明显就是2004年《乱舞春秋》“鸡排饭,加个蛋”的概念延续。

500

500

《牛仔很忙》成功了,于是就有了《公公偏头痛》。

《告白气球》成功了,于是就有了《等你下课》。

如果说当年《依然范特西》告诉我们自己还能重复《范特西》荣光的话,等到《听爸爸的话》时,就谁都会想到《听妈妈的话》了。

只是你看到了吗?即便他重复自己,也能秒杀一片。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周杰伦有一首歌,《超人不会飞》,大家都可以去听听。

里面除了一如既往的“自恋”之外,也透露了自己的焦虑:

拯救地球好累虽然有些疲惫但我还是会不要问我哭过了没因为超人不能流眼泪

500

周杰伦不是没有努力“拯救地球”过。

2016年的《土耳其冰淇淋》,贝多芬、莫扎特、巴赫、肖邦……可以说是费尽心思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可你还记得这首歌吗?

500

你记得的只有“哥练的胸肌如果你想靠”。

哦对了,早在2007年周杰伦就写过类似的歌,“不要怕露出胸膛”、“让美女缺氧,靠在你肩膀”,不过那时,这还是一首关注忧郁症的歌。

肉叔的忘年交钱德勒说得好:

“有人的舒适区是一张床那么大,有的是三室两厅或大平层或别墅,周杰伦的舒适区是一大片草原。

既然如此,又为何逼他出来呢?”

还记得2003年,周杰伦金曲奖失意,于是写下一首《外婆》:

好像他们高兴,就可以彻底否定我的作品

500

2006年,周杰伦已经拿遍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于是便在《红模仿》里唱:

我要做音乐上的皇帝

500

现在,《最伟大的作品》,你猜怎么着?

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

越来越自信。

500

保卫的只是周杰伦?

但问题来了,“不求上进”的周杰伦,为何还一次又一次地被我们期待?

甚至疯狂期待?

从2016年《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以后,周杰伦开启了鸽王模式。

500

不被催到人神公愤,不抛出一首单曲。

当然,每次必定是QQ音乐崩溃,微博热搜上不停。

上个月《Mojito》上线两年,但肉叔还能想起那个夜晚,不断刷新手机,看着购买排名NO.的数字越来越多,才终于听到。

不到3天销量突破100万,是QQ音乐平台首个、唯一一个、最快一个突破这数字的歌手。

这一次,《最伟大的作品》。

依然满屏都是周杰伦。

500

是因为他的一点点玩世不恭、一点点叛逆吗?

是因为如姚谦所言,他所拥有的“彼得潘”魅力吗?

还是因为他是个普通的孩子,可以与我们的成长发生连接?

500

肉叔觉得,是,也不是。

因为当下的周杰伦,已经不仅仅是那个肉身存在的周杰伦,而是变成了一个符号,一段记忆,一个可以证明我们还有底线的象征。

转折点是在2019年,那一场著名的“周杰伦保卫战”。

那年7月,一位豆瓣网友发帖:周杰伦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的门票还那么难买啊?

500

一时间,科普的、嘲讽的、愤怒的周杰伦粉丝全涌了进来。

刷数据,做流量,微博超话打榜。

夕阳红粉丝团,第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但,保卫的只是周杰伦吗?

不。

周杰伦只是成了一个怀念青春的地标,他让人想起自己曾经那么易感地存在过,且依然存在。

于是,我们决定保卫自己,保卫那个淹没于互联网大潮中,被质疑与嘲笑的自己。

这次《最伟大的作品》何尝也不是如此?

昨日,当在新专辑未发行,仅有18人评分的情况下,豆瓣以5.3分开分。

于是一片愤怒。

最终,豆瓣关闭了评分。

但它们也真实地给音乐,蒙上了灰尘。

500

所以。

当我们看到周杰伦仿佛《午夜巴黎》一般,回到1920,奇遇那些艺术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仅是周杰伦致敬,而是——

体面。

至少我们还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和品味。

500

当我们听到周杰伦又一次自称“哥”,说自己是“音乐的王”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什么嘲笑,而是——

喜悦。

至少我们喜欢的人还配得上这份“不要脸”的张狂。

而这些,几乎都是我们逐渐失去了的。

500

如今周杰伦有了幸福的家庭和三个孩子。

人也步入中年。

连年华语乐坛最高频的演唱会和跨界工作,加上遗传的僵直性脊柱炎,让他慢慢机能下降。

年轻时的高音和唱腔也都慢慢改变。

他开始较少营业,一张专辑拖六年,回归家庭过日子。

但我们依然喜欢他,甚至于喜欢他的拖拉喜欢他的变胖喜欢他喝着奶茶自嘲的样子。

因为是他证明——

我们的青春还在。

我们的信仰还在。

我们记忆里的那个人,还能闪闪发光。

500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2022-07-07
文娱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