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很多彝族人后,发现他们在文化方面比较自卑,也不容易融入汉文化圈

【本文来自《看了好几天大凉山彝族移风易俗的工作,还是觉得好震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些年确实是在改变,但是和大山外面比起来,差距还是太大,彝族没有两代人的时间这些东西是改不过来的。毕竟建国初期还是奴隶社会制度,落后外面不是一星半点儿。

比起葬礼、婚礼的大肆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是他们骨子里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最基本的还是文化程度,凉山的教育资源并不好,建国初期国家派了很多工作人员下乡去普及,但也只是最简单的。后面几十年基础教育建设差很远。实至今日,凉山的彝族考生能直接考上清华北大的凤毛麟角,至少能在网上搜出来的都是云南彝族考生,要知道这边的彝族人数可比云南的还多。我记忆中唯一一个是零几年的考生。现在都能经常看到三四十的彝族是全文盲的,这就很令人惊讶,别说不认识汉字,还有很多汉话都不会说的,那就说明八九十年代的基础教育阶段,他们都是没有能进入教育体系的。

文化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向心力。这一点是我接触过那么多人之后的感触,他们历史上没什么东西,或者说值得骄傲的东西,特别是文化方面,比较自卑,也不容易融入汉文化圈。把自己民族有限的东西当成信仰,不管好的坏的。 

毕摩就是个跳大神的彝族称呼,以前早绝迹的,结果改开后他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没学多少,毕摩的绝技倒是一点不少的又继承回来。现在的普通彝族家庭哪家有事不请?

穷,其实和地域关系不大,凉山每年出来的汉族考生也不少,全国都有优秀毕业生,国外的也很多,当地汉族和彝族比例差不多一比一,可一流大学的录取率彝族不足汉族的千分之一,就连普通大学,中专的录取率都差距很大。只说明他们民族太缺乏投资教育的理念,光靠政府有限的资金扶持,走不出大山的。

2022-07-04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