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驳郎言志的《高福利是怎么成就西方之后,又毁掉西方的?》

批驳郎言志的《高福利是怎么成就西方之后,又毁掉西方的?》

wulanu

20190212观察者网风闻上贴了郎言志名为《高福利是怎么成就西方之后,又毁掉西方的?》的文章。作者郎言志号称是“海外留学生媒体”, 但看了文章之后,不知郎言志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福利状况认识不够还是要掩盖西方社会真相,我认为他对西方福利的一些表述是不正确的。郎言志说是西方的福利毁掉了西方。这种论调在西方资本控制的媒体和西方资本豢养的文丐的嘴里经常可以听到。西方资本及其豢养的文丐为了向社会福利进攻(通过这样降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以使劳动者饥不择食,被迫接受资本开出的更低工资和更差劳动条件),为了削减社会福利,找了种种借口。西方的福利养懒人以及福利毁掉了西方就是这种削减社会福利的借口。郎言志(不管你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在这儿不过充当了资本向劳动者福利进攻的传声筒,充当了西方资本削减社会福利的辩护士。

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或者所谓的西方被毁掉)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迫于外部竞争的压力,总是盲目地、不断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但资本家扩大生产并不是为了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造成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具体表现为,资本家为更多获得利润而千方百计压低工人的工资;小生产者因为竞争力差而大批破产,高效率的新机械设备的采用使工人大批失业,使这两部分人购买力大大下降;还没破产的小生产者,因为竞争能力差,也只能勒紧腰带,节衣缩食。因此,市场扩大远赶不上生产的扩张,最终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61页)。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受剥削的劳动大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矛盾发展到尖锐化状态,就产生经济过剩危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作为资本主义扩大内需以“刺激低迷的经济”的“反危机”措施之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必然产生的经济过剩危机所决定的。

因此,当前西方陷入经济困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并非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所导致。事实上,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对危机起了缓冲作用(例如罗斯福上台之后,尝试建立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对于美国缓解30年代危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缓冲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郎言志文章讲西方失业率高是因为西方“‘畸形高福利’。因为即便没找到工作,也能比较轻松地获取高额的失业补贴,所以很多人并不会着急于寻找工作”。在这儿,作者不责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了失业的根本原因,反而是说劳动者懒惰造成了高失业率。西方资本及其豢养的文丐的口径与郎言志说法是高度一致。郎言志这种说法不仅是屁股坐歪了,而且与事实也不相符。

郎言志所讲的能“轻松拿到高额的失业补贴”相反,西方的失业补贴有很多限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即使能够拿到,数量也很少并且也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例如《日刊:日本已沦为“贫穷大国”不宜再自欺欺人》讲: 。“今年3月,日本失业率4.8%,增加速度创1967年以来新高。失业者可以向厚生劳动省求助,但通常不获回音。”

2009-02-18星岛环球网的《工作没了无家可归 日本街头充斥流浪汉》讲:“日本经济不断探底,大企业不得不裁员,许多日本员工因此被迫搬离公司宿舍,一旦花光积蓄后,就走上流落街头的悲惨命运。

《工商时报》报道,铃木即是天涯沦落人之一。现年26岁的他,去年12月丢掉某家汽车工厂的饭碗,不到一月中,就被雇主踢出公司宿舍,他从网咖辗转流落到“胶囊”旅馆,前者通常还备有私人房间,但后者就如同棺木仅供容身。但两个礼拜不到,铃木就几乎一毛不剩,只能独自在街头徘徊。

……独立生命线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日本只要失去工作,经常就会无家可归,对于能工作但失业的人来说,起不了保护作用。”我们在这儿看到了郎言志所说的失业者能够“轻松地获取高额的失业补贴,……不会着急于寻找工作”状况吗?

2011年11月3日人民网《西班牙贫富差距日益悬殊》讲,“46岁的维森特·佩雷斯现在仍然和妻子一起挤在父亲的小公寓里。他每天去教会当志愿者,靠打零工领取一些食物。由于同父亲一起住,按规定,他无法领取每个月300多欧元的补助金。但如果他同妻子搬出去住,补助金也就勉强够付房租的。两难处境让他感到很气馁。”

2005年天涯论坛加拿大栏目的《加国见闻:“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讲道:“9月14日在纽约发表的一篇由全球五十个国家四百个民间团体组成的“社会观察”(Social Watch)报告称:“加拿大在2002年约有二十五万人‘睡在街头’””《加国见闻》作者又“据‘加拿大国策选择中心’经济师阿敏. 雅尔编写的报告称”:现在失业金申请人只有百分之三十八获准。“这就是说,现在申请失业金的人,有百分之六十二没能领到失业金。而在这些人中,难免会有一些人衣食无着而被廹流离失所,露宿街头,有的竟至于冻饿而死”。不管从西班牙还是加拿大的报道中,我们能够看到郎言志关于在西方“轻松拿到高额的失业补贴”吗?在这儿我们看到,同样是作者,《工作没了无家可归 日本街头充斥流浪汉》作者和《加国见闻》作者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福利的不断进攻下失业劳动者的悲惨,郎言志却在宣扬西方社会福利下失业劳动者的懒惰并且应该更多的消减社会福利。

2011-09-28,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比较亲美的网易网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的社会福利有什么特点?》的文章。文章讲:“……美国的社会福利还包括其他几大方面。比较常见的有失业救济金,这一项目是为失业者提供短期的经济资助,通常为半年,失业者每周可领取的救济金约为450美元,4个星期的失业救济金为1800美元。”而据《201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讲,“为应对金融危机设立的美国联邦紧急救助项目在2013年12月28日到期,美国参议院未及时决定项目是否延续,导致约130万每周领取300美元失业救济金的失业人员生计受到严重影响。(见注32)” 这儿可以看到只在很短的期限里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并且不管是每一周失业救济金300美元还是450美元,在美国很简陋的一间房子的房租就要花去一半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称为是“高额的失业补贴”?

而且这种短期限的很低的失业救济金,也并不是很容易申请到的。“据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介绍:在1958年10月的衰退时期,美国每周失业津贴额平均为30.45美元,占领取失业津贴的失业者以前的工资的大约37%。美国领取津贴的失业工人在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一直波动在40—60%之间。这个比例所以如此之低,是由于已享尽了领取津贴的权利的失业工人人数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新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因为第一次失业的工人不能领取津贴),以及没有资格领取津贴的失业工人日益增多”(仇启华《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以上的情况就是郎言志所讲的西方失业者。能“轻松拿到高额的失业补贴”?

2003年11月3日的英国《卫报》刊载的题为《美国领免费食品的人排长队》的报道写道,“免费食品到9点钟才分发,但是,队伍在几个小时前就开始排起来了……贫穷和饥饿引起交通堵塞……新加入这一队伍的人几个月以前还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但现在丢了工作,或者没有了退休金,不得不到这里排队领免费食品。长期存在并且日益严重的贫困正在从内部折磨着美国,小布什当政以来失去工作的300万美国人,还没有在经济复苏中找到工作,他们原以为有一张社会保障网能保护他们,但现在却发现这张网早就张不开了……大约有3100万美国人被认为‘食物没有保障’(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由于失业后生活艰难,在媒体中,不时可看见在美国,少量的工作岗位很多人去争抢,以及工人反对裁员、反对失业的罢工和示威游行的报道。这都表明工人不愿被解雇,即不愿失业。据美国的约.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布伦纳的调查发现,美国失业率每上升1%,监狱里的囚犯便增加4%;被谋杀的人增加5.7%;自杀的人增加4.1%;到精神病院看病的男子增加4.3%、妇女增加1%;死于心脏病、肝硬化和其它疾病的人增加1.9%。事实表明,失业给失业者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和极大苦难,也给在业工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个巨大的精神压力是什么,是怕解雇、失业降临自己头上。《世界知识》1979年第20期,刊登了李利题为《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的文章,文章写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承认,失业“不仅使人遭受损伤,而且使人遭到毁坏”。在上述美英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劳动者被解雇而失业后的异常艰难,以及失业“不仅使人遭受损伤,而且使人遭到毁坏”的、使我们旁人心情都异常沉重的状况(在主贴中,我们看不到丝毫的这种状况的表述, 主贴想掩盖这种状况)。

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比较亲西方的《南方周末》,在2015-06-21刊登了一篇由他们记者所撰写名为《戛纳最佳男主角:法国工人阶级都处在失业的恐惧中》的文章。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失业对法国工人意味着什么?请问郎言志, 造成美国劳动者严重的心灵创伤和极大苦难并且是法国工人阶级处于恐惧状态失业很好过的吗?他们是比较愿意接受失业状态?郎言志关于西方失业者能够“轻松地获取高额的失业补贴,所以很多人并不会着急于寻找工作”而愿意处于失业状态的说法, 完全属于掩盖西方社会真相和说谎,他要把对劳动者异常残酷的失业,说成象逛公园一样的轻松浪漫。

《杨斌:美国债务危机、削减社会保障与中国经济安全》讲:“全球危机以来美欧各国都出现了削减社会保障浪潮,西方媒体受大财团控制并渲染社会保障支出造成了债务负担”。郎言志文章不过是在附和西方垄断资本控制的媒体宣扬的这一种论调。

2019-02-12
财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前驻华大使不装了:凭啥和中国组G2划“势力范围”

美企CEO:毫无疑问,中国把我们甩到后面了

美军工企业炒作:中美酝酿近50年,这是一场持久战

朝鲜“最具威力”核武器亮相

“中国技术突破极限,42条线路全都碾压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