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黎巴嫩真主党的政治影响力

500

沙姆地区组

作者:刘启铖、李少娟

编辑:刘芝茜

审校:张峻瑜

排版:李辛澎

联系微信:middleeastoasis

近年来,黎巴嫩真主党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它一方面被英、美等许多西方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认定为恐怖组织,另一方面又在黎巴嫩政坛“呼风唤雨”,被外界普遍视为黎巴嫩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政治组织。上个月的黎巴嫩新一届议会选举备受瞩目,“真主党及其盟友失去了议会的多数地位”成为众多新闻报道的醒目标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真主党作为一支组织成熟、经验丰富、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的政党,仍然对于黎巴嫩政坛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之前的文章《黎巴嫩真主党组织架构揭秘》回顾了真主党的崛起历程、分析了其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及军事实力,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真主党的政治影响力进行深度剖析,首先分析其政治影响力的实现方式,其次探讨它缘何拥有这样的政治影响力,最后通过具体解读其在2019年黎巴嫩大规模抗议运动和2020年贝鲁特港大爆炸中的角色,分析真主党的政治能力如何影响黎巴嫩社会的走向。

500

●  黎巴嫩教派分布图,来源:Pinterest (制图:刘芝茜)

第一部分:

真主党政治影响力的实现方式

与黎巴嫩的其他政党一样,真主党通过正式的国家机构和政治联盟来建立和维持其政治影响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真主党一直在影响甚至控制着黎巴嫩的政局:

(一)通过政治联盟取得对议会的影响力

自1992年真主党首次参与国民议会选举之后,其在议会中的实力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3·8”联盟组建之后,真主党逐步取得了对议会的控制力。2005年随着叙利亚撤军,什叶派的保护伞不复存在,真主党与阿迈勒这两个主要的什叶派政党空前地团结在一起,共同组建“3·8”联盟。2006年,真主党与米歇尔·奥恩领导下的基督教自由爱国运动签订谅解备忘录,自由爱国运动加入“3· 8”联盟并成为其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3·8”联盟与由逊尼派、德鲁兹派和部分基督徒组成的“3·14”联盟展开激烈竞争、互不相让,这使黎巴嫩政坛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分裂。在2018年的议会选举中,“3·8”联盟获胜,赢得了128个席位中的71席,成为了议会的多数派。而“3·14”联盟的核心力量、总理萨阿德·哈里里领导的未来运动党获得21个席位,与上一次议会选举相比减少了12个,表现下滑明显。两相对比,“3·8”联盟在与“3·14”联盟的竞争中占据了明显上风。

2022年5月17日,黎巴嫩新一届议会选举结果公布,真主党领导的“3·8”联盟在新议会中共赢得了128个席位中的大约62个,失去了议会的多数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老对手“3·14”联盟取得了胜利,他们在新议会中获得了46个席位,仍少于“3·8”联盟。传统政党(包括“3·8”联盟和“3·14”联盟的政党)失去的席位被新晋的反对派候选人获得,今年他们赢得了13个席位,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1个。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个阵营在新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一方面,代表着变革的新政治力量崛起,而另一方面,真主党及其盟友仍然拥有不可撼动的力量,他们赢得了接近半数的席位,对于议会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通过掌握议会席位,真主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议会的立法、修法、审查等工作。同时,黎巴嫩总理虽然是由总统任命,但其人选需要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人选也需要得到议会多数的信任。因此,通过维持对议会的影响力,真主党对于总理和内阁的人选也施加着重要的影响。2019年末黎巴嫩爆发大规模公民示威活动后,总理萨阿德·哈里里黯然辞职,随后哈桑·迪亚卜继任总理并成功组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获得了“3·8”联盟的支持。2020年8月贝鲁特港大爆炸事件发生后,先后被任命为总理的穆斯塔法·阿迪布和萨阿德·哈里里均因无法与“3·8”联盟就内阁人选达成一致而放弃组阁,而得到真主党支持的现任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则最终于2021年9月成功组阁。

(二)在政府高层职务中拥有自己支持的成员

虽然黎巴嫩的教派分权体制要求总统、总理、议会议长分别由基督徒、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担任,但实际上,如今黎巴嫩政坛这三个最重要的职位都由真主党支持的人选担任。总统米歇尔·奥恩是“3·8”联盟主要成员自由爱国运动的创立者和首任主席,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得到真主党的支持,而自1992年以来一直担任议长的纳比·贝里则是真主党盟友阿迈勒党的主席。

500

●  左:议长纳比·贝里;中:总统米歇尔·奥恩;右:总理纳吉布·米卡提,来源:RT Arabic

同时,真主党及其盟友在政府内阁中也有着重要的分量。根据黎巴嫩宪法规定,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辞职,内阁便随之解散。2008年黎巴嫩各方签署《多哈协议》达成和解后,“3·8”联盟获得了内阁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因此足以决定内阁的存续与否。2011年,“3·8”联盟的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曾导致哈里里政府垮台。

2021年9月10日,总理纳吉布·米卡提领导的新一任内阁正式组建。尽管米卡提此前表示新内阁中将不会有任何一个团体获得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但根据实际发布的内阁成员名单,新内阁中有6人来自自由爱国运动、3人来自阿迈勒、2人来自真主党,加上其他盟友的席位,“3·8”联盟总共获得了24个席位中的16个,占到了总席位的66%。由于在内阁中拥有众多“自己人”,真主党对于黎巴嫩政府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政府中广泛的人员网络也为可能的腐败以及可能的非法活动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三)对议会委员会施加压力

由于议会委员会审查、修改和批准由国会议员投票表决的立法内容,真主党通过控制包括反腐败委员会在内的部分委员会,有能力推迟对立法的审查,以此防止有损自己利益的措施进入实践层面。

(四)控制市政府

在贝鲁特的南部郊区,所有市镇都完全由真主党控制,或者名义上由阿迈勒控制。它们组成了贝鲁特南部郊区市政联盟,该联盟可以为市政项目筹集资金;同时该地区的警察部队也由这个联盟管理,在真主党的指导下工作;另外,联盟还通过控制最高伊斯兰什叶派委员会的成员,免征税款和海关费用。

500

●  支持真主党的少年们,来源:arabi21.com

(五)在国家安全机构渗透自己的党派力量

真主党以合作和公平的名义渗透到国家安全机构。真主党自己的安全机构在使该组织能够控制黎巴嫩国家机构(无论是军事机构还是民用机构)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其中包括著名的真主党900部队,这支部队密切监视所有国家和非国家机构。部队在黎巴嫩国家军事、安全和民政部门的雇员中设有代理人和代表,党内联络官通过这些机构代理人以及真主党在全国各地的选民来收集有关国家机构的信息。部队还同时监控黎巴嫩的大学、学校、剧院、媒体频道、国际机场和海港、私人银行和商业公司。这支部队有效地履行了国家情报机构或内部安全机构的职能。

第二部分:

真主党政治影响力的形成原因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真主党这支在90年代正式参与政治活动后迅速崛起的力量,已经成为黎巴嫩政坛上极具权势、颇受关注的政党,深刻地影响着地区的战略格局。真主党为何能赢得强大的政治影响力?这背后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一)黎巴嫩的教派分权体制提供了制度基础

国家权力按教派分配是黎巴嫩政治体制的一大特征。西北大学李福泉教授认为,教派分权制虽有诸多缺陷,却使黎巴嫩成为中东地区政治上最开放的国家。在这一制度下,各教派互相制衡,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垄断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民意的真主党也就不可能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它也因此享有了中东多国伊斯兰政党无法想象的宽松的参政环境。在教派成为重要政治单位的体制之下,真主党作为什叶派的代表,必然在黎巴嫩政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真主党是教派分权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黎巴嫩人意识到教派分权体制导致政坛分裂、国家治理低效、各项经济民生措施出台与实施缓慢,人们将黎巴嫩深陷危机的症结和根源归因于教派分权体制。但由于包括真主党在内的现有政治力量是教派分权体制的受益者,因此他们不愿对这一体制进行改革,而是阻碍改革进程的推进。

(二)合法拥有武装组织为其提供了硬实力支撑

除了国家军队之外,真主党是黎巴嫩唯一合法拥有武装力量的组织,这使得真主党拥有了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特殊地位和强大实力,是其控制黎巴嫩政局的“大棒”。

500

●  真主党武装力量,来源:USNEWS

1989年黎巴嫩内战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协议规定解散所有民兵组织。然而,由于当时黎巴嫩南部的1100平方公里土地仍处于以色列占领之下,因此协议中的另一条款指出,黎巴嫩将“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将所有黎巴嫩领土从以色列占领下解放出来,将国家主权扩展到所有领土……”。这一条款实际上为真主党保留军事组织提供了合法依据。20世纪90年代,真主党成为反以抵抗运动的绝对主力,通过多种战术方式让以军遭受了惨重损失。2000年5月,以色列巴拉克政府被迫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真主党的顽强抵抗帮助黎巴嫩基本实现了光复领土的目标,这为真主党在黎巴嫩国内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赢得了空前的巨大声望。

以军撤离之后,黎巴嫩国内要求真主党解除武装的呼声日渐高涨,特别是在2005年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害、叙利亚军从黎巴嫩撤出后,黎国内的势力斗争日益激烈,关于真主党是否保留武装也是争论的核心。2008年5月,各方达成的《多哈协议》终结了长达18个月的政治危机,此后新政府内阁一致发布声明,承认真主党作为抗以武装组织的合法性。这样,真主党的武装力量就正式拥有了合法地位。

合法武装成为了真主党实现政治目的、扩张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尽管真主党坚决否认其与这一事件的联系,但外界许多声音质疑是真主党的武装组织策划了这起谋杀。2020年,联合国支持的一个法院裁定真主党的一名成员参与了该暗杀行动。拉菲克·哈里里之子萨阿德·哈里里接替其父成为未来运动党党首后,也成为了真主党的政敌。据报道,从2005年到2013年,真主党暗杀了哈里里的近十名政治盟友。2008年,在哈里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不利于真主党的法令后,真主党人员在他的房子里布满了子弹以作威胁。

自2008年以来,真主党经常援引“军队、人民、抵抗”的模式来解释其武装行动,同时它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它不是一个国家机构。分析认为,真主党使用武力来恐吓对手,从而增加了其政治影响力,也巩固了其在黎巴嫩的特殊地位。

(三)广泛的社会活动巩固了其社会基础

研究表明,在黎巴嫩,就社会福利活动的范围、规模、效率、影响和细微程度而言,没有一个政党或组织堪与真主党相比。真主党管理着庞大的社会服务网络,包括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设施等,这些机构利用黎巴嫩政府的弱点和国家长期以来对什叶派社区的忽视,为什叶派社区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包括:向学生和学校提供多种支持;为普通民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帮助和指导农民发展农业;解决贝鲁特南部什叶派聚居区的垃圾处理、生活用水和电力问题等等。受惠者不仅限于什叶派民众,也包括一些其他教派的群众。

内战结束后,得益于真主党的社会福利活动,什叶派居住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真主党积极进行烈士及伤员家属的援助工作、广泛开展战后重建。贝鲁特南部郊区城镇古北利在真主党的管理下实现了有效治理,由于表现出色,它被联合国确定为黎巴嫩向民众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样板。这些社会福利活动为真主党在大众当中赢得了民心,为其扩展政治影响力巩固了社会基础。

在教育方面,真主党设立的包括伊斯兰基金会、伊斯兰宗教教育协会和真主党教育机构在内的教育系统,让什叶派社区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儿童和青少年就读于真主党学校。有报道指出,在这些学校中,学生被灌输基于伊朗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的激进什叶派观念,包括颂扬霍梅尼和哈梅内伊、支持真主党和“抵抗”之路(即与以色列的斗争)、烈士和殉道的价值观(以自我牺牲为中心),以及对真主党的崇敬等。真主党教育系统旨在培养新一代什叶派青年,他们受到伊朗革命意识形态的启发,其中一些人可能在学业结束后加入真主党。

500

●  真主党学校学生,来源:Meir Amit 情报和恐怖主义信息中心 (ITIC)

(四)什叶派外部盟友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持

真主党明确表示自己是一个什叶派伊斯兰政党,服从“教法学家的监护”,因此被普遍看作是伊朗在黎巴嫩的代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伊朗和叙利亚为黎巴嫩提供了大量财政、武器、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是真主党提升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五)合理灵活的政治策略是其成功扩张实力的关键

真主党在黎巴嫩政坛显示出了十分成熟的政治策略和手段。真主党主动搁置教派差异,同其他政党合作、建立“3·8”联盟,从而克服了教派分权体制下每个教派参政份额固定的局限,通过盟友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控制政坛。同时,每次参加选举之前真主党都提前制定完备的选举方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选民。真主党能够在选举中获得胜利、不断扩大政治影响力,与其合理灵活的政治策略是分不开的。

(六)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提高了其政治声望

真主党成立之初是以武装反抗以色列作为宗旨的,而时至今日它也一直保持了对以色列毫不妥协的强硬立场,积极地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前不久的2022年4月29日是“世界古都斯日”(由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设立,旨在号召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支持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发表演讲,严厉地抨击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非法占领,同时号召人们为了保卫国家而积极参与选举投票,赢得台下的一片欢呼。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提高了真主党在全体穆斯林心中的地位,为其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七)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成为其崛起的内生因素

李福泉教授指出,相比世俗政党,伊斯兰政治组织往往有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廉洁高效、意识形态更有魅力等诸多独特的优势,真主党作为伊斯兰政党也具有这样的特点。真主党成员以纯洁的信仰和严明的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因廉洁而获得了“干净先生”(Mr. Clean)的美誉,这一方面使得真主党成员在政治行动中团结高效,另一方面也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500

●  黎巴嫩示威者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赛达参加抗议严峻的经济状况(易卜拉欣·阿姆罗 / 法新社)

第三部分:

真主党在2019年公民抗议运动中的角色

2019年10月17日,黎巴嫩政府宣布计划对汽油、烟草以及“WhatsApp”等通讯应用征收使用税,这迅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对黎巴嫩糟糕的经济社会状况,积怨已久的黎巴嫩人民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跨教派起义。到10月20日,抗议活动达到高潮,数十万民众涌上黎巴嫩各地的大街小巷进行抗议示威。由于此后黎巴嫩的危机状况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罢工和抗议活动至今都仍时有发生。

民众抗议的矛头指向了黎巴嫩社会各个层面的恶劣境况。在公共服务方面,电力、饮用水的供应无法得到保障,糟糕的公共卫生系统导致污水垃圾不时充塞街头。在经济方面,从2019年开始,由于地区不稳定导致政府债务上升和海外汇款减少,黎巴嫩一直处于金融危机当中;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的高涨,2018年黎巴嫩的失业率高达46%。在政治方面,民众抱怨政府的无能、腐败,一直未能实行有效的改革措施。

彻底改变积弊深重的教派政治体制成为黎巴嫩人民的强烈要求。民众喊出了“所有人就是所有人”的口号,指责几十年来的所有的政府和政客都是一样的,都没有解决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危机的根源在于按照教派分配权力的政治体制一直未被触动,导致黎巴嫩政坛深陷分裂、国家治理低效。因此除了要求时任政府下台、提前进行大选,“我们要改变体制”也成为了民众高举的旗号。

大规模抗议活动发生时,萨阿德·哈里里担任总理,真主党所在的“3·8”联盟是内阁中的多数派。2019年10月19日,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发表演讲,称政府应该对危机负责,但支持哈里里政府继续执政。纳斯鲁拉说,如果内阁辞职,组建新政府将又需要一或两年的时间,而危机重重的黎巴嫩已经等不起了。他坚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真空后,真主党、总理哈里里和总统奥恩等各方达成的协约(2016年,黎巴嫩各方达成协议,哈里里支持“3·8”联盟的奥恩竞选总统,哈里里则就任总理)不应该被废除,持续的抗议将可能引发经济崩溃,甚至引致一场新的内战。纳斯鲁拉还警告说,真主党的支持者也可以走上街头与示威者对峙,届时局面的天平将被改变。

纳斯鲁拉的讲话引发了示威群众的不满、被视为是对他们的一种威胁,因此真主党也成为抗议者声讨的对象。有抗议者喊出“所有人就是所有人,纳斯鲁拉也是其中之一”,指责真主党也是腐败和拒绝变革的代表,也有声音指责真主党是伊朗在黎巴嫩的代表,其行动服务的对象不是黎巴嫩人民,而是伊朗的大阿亚图拉。

2019年10月25日,作为对纳斯鲁拉讲话的响应,一些真主党的支持者在贝鲁特市中心的利亚德·索尔广场(Riad Al Solh Square)用棍棒袭击示威者,造成6人受伤。同一天,纳斯鲁拉再次发表讲话,重申对黎巴嫩现行体制的支持,反对哈里里政府辞职,拒绝提前进行大选,真主党明确地站到了示威群众的对立面。

真主党向哈里里总理施加压力,反对他辞职,但是到了10月29日,哈里里总理还是宣布将辞职以回应民众的呼声。民众要求将国家拖入泥潭的首要责任人、总统米歇尔·奥恩应首先离开,其次应建立一个由技术官僚组成的政府,包括真主党在内的时任统治集团不能成为政府的领导者。

抗议活动的持续、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得真主党决策层不得不调整其强硬的立场,但真主党的支持者仍然选择了较为激进的态度,他们继续在街头与要求建立技术官僚政府的抗议者爆发冲突,有报道称他们袭击、破坏抗议者搭建的帐篷。鉴于真主党拥有武装力量,冲突如果持续将可能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甚至新一轮内战。

500

●  2019年11月25日,真主党、阿迈勒的支持者与示威群众爆发冲突,来源:dw.com

最终真主党及其支持者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2019年12月19日,工科教授出身、曾任教育部长的哈桑·迪亚卜被任命为新政府总理,并最终于次年1月21日组建了主要由技术官僚组成新任内阁。而作为议会的多数派,真主党所在的“3·8”联盟的支持自然是迪亚卜能够顺利就任并组阁必不可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奥恩总统下台、提前进行大选等抗议者提出的要求并没有实现,真主党等黎巴嫩主要的政治力量仍然活跃在政坛,根深蒂固的教派分权体制也没有得到改变。从结果来看,虽然哈里里政府的下台、技术官僚内阁的组建满足了示威者的一部分要求,但是他们的其他大部分主张以及核心要求并没有实现,真主党在这次与抗议民众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而与此同时,黎巴嫩的糟糕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

纵观真主党在这次大规模抗议活动中的立场和行动,我们可以看出真主党对于黎巴嫩教派分权体制的坚决固守以及对于黎巴嫩政治的强大影响力。抗议群众最初把矛头指向哈里里政府,但局势逐渐演变为示威者与真主党及其盟友之间的对峙,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真主党及其盟友是黎巴嫩政权的实际代表和控制者。真主党在此次运动中采取了较为强硬的立场,在是否改变教派分权体制这一核心问题上不肯动摇其态度,这反映出保持现有体制是真主党的核心利益需求,真主党是教派分权体制的受益者。而在声势空前浩大的抗议活动面前,真主党的大多数主张最终都得以贯彻,如果不是它对于黎巴嫩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

第四部分:

真主党在2020年

贝鲁特港大爆炸事件中的角色

500

●  2020年贝鲁特爆炸后的场景,来源:Mahdi Shojaeian

2020年8月4日下午6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巨大爆炸,造成至少190人死亡、超过7000人受伤、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历史上最严重的非核爆炸之一。引发爆炸的是自2014年以来就一直存放在港口12号仓库的2750吨硝酸铵,其威力相当于1155吨TNT。

事故发生后,不少声音质疑真主党利用其对贝鲁特港管理机构的渗透,通过贝鲁特港转运武器和爆炸物,从而引发了此次严重的事故。分析指出,自1993年以来,贝鲁特港一直由指定的过渡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负责处理港口的所有事务,且不受政府的任何审查或监督。财政部、中央招标委员会(其对投标的反馈不具约束力)、审计法院或中央监察机关都无法干涉委员会的活动。

外界猜测,真主党受益于与贝鲁特港相关的腐败机构,以创造收入和进出口非法商品获利。真主党与其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在没有任何机构干预的情况下利用贝鲁特港在黎巴嫩境内外运输毒品、武器和爆炸物。有时,非法货物通过港口进入黎巴嫩,然后通过陆路运往叙利亚。其他时候,用于制造炸药的材料储存在港口,准备运往国外。真主党安全机构负责人萨法代表真主党曾利用黎巴嫩的港口和边境口岸走私违禁品,同时避免审查。对萨法实施制裁并没有遏制真主党对贝鲁特港的控制,真主党通过港口参与进出口硝酸铵(发现导致爆炸的主要化学物质),这引发了人们对其与爆炸中硝酸铵的联系的质疑。

但2020年8月7日,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在讲话中坚决否认真主党与爆炸事件有任何联系。他向所有受害者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表示尽管在黎巴嫩教派纷争常常是导致问题的原因,但此次贝鲁特港大爆炸跨越了教派和地区的界限。他在讲话中连用六个不同的意为“绝对”的阿拉伯语单词,澄清真主党与此次事件绝对没有任何联系,完全不清楚关于武器存放的任何信息。他倡导对相关人员的调查和讯问应该以其实际行为为依据,而不能掺杂宗教、教派、政党归属等因素。

不过,有人将纳斯鲁拉这次讲话的视频与半年多以前他在伊朗圣城旅前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遇害后发表讲话的视频进行对比,发现两次讲话中他的态度完全不同。在苏莱曼尼遇害后,他的讲话语气极为愤怒,严厉表示应为苏莱曼尼报仇、把美军从所有地方赶走。而在此次造成200多人死亡的大爆炸事件过后,他的讲话语气却十分温和平静。

500

●  左:纳斯鲁拉在苏莱曼尼遇害后的讲话;右:纳斯鲁拉在贝鲁特港大爆炸后的讲话

在此后的事故调查过程中,真主党对调查的中立性、客观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2020年8月10日,在时任总理哈桑·迪亚卜辞职的同一天,贝鲁特港爆炸案的调查工作被移交到最高司法委员会,法迪·萨万(Fadi Sawan)被任命为调查官。12月10日,法迪·萨万指控看守总理迪亚卜以及三名前部长渎职,这三名前部长包括前财长哈桑·哈利勒(Ali Hasan Khalil)以及两名前公共工程部长泽尔特(Ghazi Zeiter)和芬耶努斯(Yusuf Finyanus),其中哈利勒和泽尔特都是真主党的什叶派盟友阿迈勒运动的高级成员。

此后,哈利勒和泽尔特拒绝接受询问并提出上诉,称法迪的住宅在爆炸案中被毁,他也因此丧失了调查的中立性,要求将其解职。真主党也发表官方声明,称法迪的调查缺乏公正统一的标准,带有政治目的,将一些人排除在外,表示调查应该完全去政治化。

2021年2月18日,在重重压力之下,法迪·萨万被黎巴嫩法院解除了调查官的职务,另一位不从属于任何政党的法官塔里克·比塔尔(Tarek Bitar)将负责案件的调查。7月,比塔尔再次对包括迪亚卜、哈利勒、泽尔特等人在内的10名官员提出指控、要求议会取消他们的豁免权。被指控的官员则再次对调查官提出了强烈反对,取消豁免权的请求也被议会否决。此后纳斯鲁拉两次发表讲话,强烈谴责调查官将案件的调查政治化,并称将采取强力措施撤除这名调查官。

10月12日,比塔尔以哈利勒拒绝接受问询为由对其发出逮捕令。随后,哈利勒和泽尔特的律师提出上诉,指责比塔尔有政治偏见,要求解除其职务,调查也因此再度暂停。10月14日,事态升级为严重的流血冲突,真主党组织的游行遭遇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32人受伤,死者全为什叶派穆斯林,其中包括两名真主党成员。真主党和阿迈勒指责基督教右翼政党黎巴嫩力量党发动袭击;与沙特阿拉伯关系密切的黎巴嫩力量党则坚决否认,转而指责真主党让武器流入各地。

时至今日,由于各派相持不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真主党代表的什叶派阵营相互指责,贝鲁特港爆炸案的调查仍然裹足不前,至今仍没有一名官员被定罪。查塔姆研究所智库中东和北非项目负责人丽娜·哈提卜说:“向事故责任人追责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黎巴嫩当权者在拒不接受调查这一立场上达成了一致,他们将使用一切可用手段阻挠调查。”她表示:“黎巴嫩的统治者相互之间可能进行着斗争,但他们团结一致地从当下这个制度中获利,因此他们反对任何对其进行改革或审问的要求”。

结语

黎巴嫩真主党通过议会、内阁等正式机构实现其政治影响力,而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包括军事实力、社会活动、什叶派民众的支持等。通过观察真主党在19年抗议运动和20年贝鲁特港大爆炸中的角色,我们可以发现真主党是黎巴嫩教派分权体制的受益方和维护者。在一个月前的议会大选中,顺应民众变革要求、不从属于传统党派的独立候选人表现亮眼;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维护既有体制的真主党及其盟友仍然保有接近半数的席位,影响力不容小觑。黎巴嫩能否走出当前的严重危机,有赖于政坛各方能否搁置分歧、实现合作。今年下半年黎巴嫩还将进行总统选举、组建新政府,在新议会、新内阁中真主党如何处理与其他传统的、新兴的政治力量的关系,对于黎巴嫩的未来走势将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

李福泉:“黎巴嫩真主党政治参与解析”,国际政治研究,2011,32(04).

丁隆,刘国熙:“黎巴嫩治理困境的根源探析”,西亚非洲,2022,(01).

钮松,“贝鲁特港大爆炸一年后,黎巴嫩怎么样了?”,世界知识,2021,(16).

David Schenker. “Saad’s Sad Goodbye: Hariri Leaves Lebanese Politics”, 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25 Jan. 2022, https://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policy-analysis/saads-sad-goodbye-hariri-leaves-lebanese-politics.

محمد أبو رزق، “بعد "لاءات" نصر الله.. هل قرر حزب الله فض مظاهرات لبنان؟”، الخليج أونلاين،

SAOULI, ADHAM. “Lebanon’s Hizbullah: The Quest for Survival.” World Affairs, vol. 166, no. 2, World Affairs Institute, 2003, pp. 71–80, http://www.jstor.org/stable/20672680.

500

2022-06-09
国际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