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B站看《中国通史》,中国先祖的思想多深刻,甚至觉得今天很多地方都比不上
【本文来自《玷污人教社72年光荣的,都是哪些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很担心这次教材问题会仅仅局限在对插图问题的整改,事实上,更大的问题在于内容,不是已经发现了的知识性内容,而是隐藏在知识内容下面的意识形态倾向。
我十多年前刚毕业的时候第一份工作就是中学教师,那时候刚刚进行新课纲改革,用新版教材。我带的是高中历史,用的是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1(必修)〉》,对知识性内容下面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问题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历史这样的课程,改革后它把中西方历史放在一起,穿插对比着讲。你要是单纯看知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能说人家没有选部分内容,你不能说人家选的内容有知识性错误。但是正是这种对正确知识的选择,以及一个学期一本书中不同时期中西方的一起对比讲解,给学生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通过学习历史,看到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直接掉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一贯的是讲民主自由的,没有中世纪的黑暗、宗教的压迫。而咱们中国呢?从夏商周到始皇帝,再到封建小农经济,一贯的是讲专制集权,没有我们值得骄傲的宰相制度、职官制度、考试制度、赋税制度、普查制度、军事制度等等,没有这些制度下的科技昌明、世俗主义,一个“专制”全部掩盖抹杀。
我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对那个年级的10个高一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这个现象,结果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后,对中国的历史就是集权专制,对外国的历史(历史中的外国历史可就是西方历史,没有其他国家的)就是民主自由。但是这篇文章没有一个刊物愿意发。所以网上看熊丙奇说,教材讨论要听专业的,不能让大众舆论左右,我也认同。但事实上,教材的问题,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也最能发现问题,但是他们有反映的渠道吗?他们反映了,与专家和当时课改的潮流不符,能发表出来让人看见吗?所以,决定教材的最终不还是那些专家吗?而恰恰就是这些“专家”出了问题,他们才是把控教材内容的人。
真的希望这次事件的讨论,能不仅仅现有图片,而是更加关注内容,特别是历史、语文、政治等教科书的内容,也希望更多一线老师的声音能够被专家听到。
把我当时写的文章的一段,截图于下:
最近在B站看100集的《中国通史》,也在听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的思想,听着听着看着看着,觉得中国先祖的思想是多么深刻,甚至觉得今天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我们的孩子们也应该看看听听,思考中国是如何找到出路的,未来的路如何走才能保持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