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还真的有自选了,不是米面油这类生活必需品,是烟酒糖茶这些日用品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96727”推荐,来自《北京人逛超市的自由,不过40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80年代还是票价时代啊!怎么还能自选呢?没有布票,肉票,怎么能买呢?
198X年这个时段还真差不离哦。当时确实是有自选了(就是现代超市得雏形阶段)。那个时候得自选市场里面,是没有‘米、面、油’这类生活必须品供应的,主要是供应一些‘烟酒糖茶’、‘日用品’(肥皂、洗衣粉等)及一些能短期储存的零食类物品。
那个时候的自选商场,对专卖类商品(当时是处于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如烟酒类就是实行打包捆绑式销售,记得那个时候上海市出产的‘凤凰牌香烟’就是属于紧俏型香烟的范畴,买一包‘凤凰烟’要搭配2-3包其它品牌的香烟(现在这个凤凰烟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个烟基本上是靠添加混合香精搞出来的)。买酒也是一样,老早的几大名酒,也只能买到‘双沟’(这个品牌貌似现在也没了),像是‘西凤、洋河’这类的酒,在自选市场里,只有在节假日的前夕才能见到,且一露面就被人抢走了。
文主讲的内容稍有夸张,但绝大多数属实(至少是九成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