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关键性的,我家孩子就深受其苦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59094”推荐,来自《以前听人说孩子作业写到很晚,下意识就认为是作业多,但当我有孩子后并不这么觉得》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59094添加】
确实是作者说的这样。其实作业只是学习的其中一小部分“工作”而已,甚至可以说只是学习的一种可选而不是必选方式方法啊。但是现实中,却成了孩子学习的“主要部分”,成了所有孩子的必选项,这真是,要了命了。
可不可以,一部分孩子减少甚至不做作业,而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果一样呢?我觉得是可以的,但老师们是反对的,因为第一老师工作量要大增,第二管理难度增加,能写作业的也会想加入不用写作业的群体中去,就变成全部不写作业了,老师这就更受不了了。
你这个就是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了
我说了,我家孩子念的是农村小学,一个年级两个班,我家孩子所在的班成绩被另一个班吊打。尤其是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考试,50个孩子,有十几个不及格。
数学糟糕主要是二三年级的时候碰上俩不靠谱的数学老师,特点就是不爱留作业,数学平均分一下子就被拉开了。我当时觉得挺好,不做重复性的作业,我正好让孩子做奥数。随着数学成绩差,其他成绩也差,班风也就不好,甚至有两个男生去超市偷东西被抓,劝退了。成了大烂班,没老师愿意当班主任,后来的班主任天天把烂班挂嘴边,说是校长求她的,素质可想而知。我家孩子就被这样的班主任针对,公然让班里同学孤立她,她的三个好朋友还被单独叮嘱。
所以你瞧,恶性循环,根本就没办法独善其身。
这样的班级,很多孩子根本指望不上考一个好初中,可老师还天天揪着学生和家长督促他们写作业。后来英语老师说,我也知道督促没用,但我不是为了他们,我要是今天不揪着那五个不写作业的,那明天就会有十个,后天就会有一半,一个班一半同学不写作业,那这个班就完蛋了。好学生也被带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