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私营小煤窑出现+农村老百姓手里也多了些钱,大家才开始不伐木做饭取暖的
【本文来自《我插队的村子被群山包围,当年山上光秃秃的,树还没长大就被人偷砍去当烧柴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坐标湖南省中部。70年代之前,由于人口增加快,农村老百姓煮饭烤火用的薪炭林生长速度根本赶不上砍伐,这是80年代之前林木覆盖严重下降的最重要原因。1977年4月份曾经见过两位农民到我们附近的丘陵砍柴,那口音非常难懂,过了五年之后才知道来自另外一个人多地少的县,距离他们砍柴的地方已经有50多公里了,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毁林开荒。79年代中期学大寨,标准动作就是修梯田,把大部分丘陵基本砍秃,修梯田,这活我也参加了。结果由于紫色页岩非常容易风化破碎,用这样的石头修的护坡一般不出两年就彻底坍塌成一堆颗粒状物,整个梯田被春夏季大雨冲刷后下面相对坚硬的石质结构裸漏,非常贫瘠,只能在头一年种点旱地作物(比如红薯),以后基本没收成。灌木植被也很难短期内恢复。
80年代后期私营小煤窑出现,农村老百姓手里也多了些钱了,都改烧柴烧稻草为更方便的烧煤,我们这里农村的民居就有很多在堂屋(正房)或者右侧的厢房挖个地下蜂窝煤灶,平时烧水煮饭,冬天就烤火取暖。同时,自建房从90年代由砖木结构改为砖混结构,木材使用大幅度减少。自此以后,基本没有人再砍伐树木,农村的林木覆盖在二十多年内恢复很快,到处是郁郁葱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