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做饭,除了树立时间观念、做计划、思考等个人素养的培养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17457”推荐,来自《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不需要学做家务,吃苦的机会多得是,各位认同这观点吗?》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17457添加】
做家务、做饭,除了树立时间观念、做计划、思考等个人素养的培养,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与这片土地的联系。
现在许多城市里的孩子,不知道大米是如何长出来的,蔬菜、水果是从哪里来的,这绝非耸人听闻,而是从小就被钢筋水泥包裹下,连田地都少见的孩子所必然产生的思维。只有通过做饭做家务,才能建立孩子与米面蔬菜等日常常见却很少去思考的的东西的联系。
我们是一个有几千年农业传统的大国,儒家思想就是从农业社会中生长出来的,那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思想无不与土地有关。
我们现代新中国同样是由工农打造出来的。只有了解农民农村农业,与这片土地、与基层建立联系,人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站立的位置,才知道要向何处去。
当我们再一次怀念教员,再次读起《毛选》,再次找回曾经的初心,军人为祖国守边,医生为人民抗疫。我们就更不能让下一代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清晰认识,这既是对他们的负责,也是对祖国的负责。
现实其实完全不像这篇弥漫优越感的文章所写,相反很多大城市的中产人家,会积极参加去郊区农村的夏令营,或者郊区农村的亲子活动,从小就让孩子在亲近大自然中学习农业,了解农村,与动植物亲密接触,还会摘菜,种水稻等等。
有些基因中的东西,被祖先种下几千年,你想丢也丢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