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们这开半个月车,八成人要吃罚单,而且可以断言不止一张罚单

【本文来自《在我们这里,为了创文,把斑马线弄成了驾驶员如履薄冰之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要感谢您的跟评!但观点上有先入为主,不做具体分析的武断。当然作为讨论各说各话也是允许的。

再次说明:没有人反对交警很好很严地执行交通法(毕竟于我于你于他都是好事),更没有人有意不礼让行人。现在我所说的是,当你的前车,或者我是前车在斑马线上等行人通过,当一批行人过完了,这个时候司机是不是可以通过了,就在你通过的时候,人行道上猛地就蹿下一个人来(而且是常态,因为行人知道,通过六年创文,司机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让行人,不然就等着被罚)。

我前文说过,中心城区主大街,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两侧是密植的合抱粗的香樟树,加上高达人腹部的绿化带,还有三排隔离栏,司机就算抛开车与车,车与其他摩托、自行人相互的安全于不顾,要目测到人行道上被行道树、绿化带、隔离栏遮挡视线晃动着的人影,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我前文说“中招”二字,这是贴切的。我看了不少跟评的朋友,审读此文都有一种先射箭后画圈的意识在里面,这就不免让人哭笑不得了,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至于,我们这里的人交通意识怎么样,我可以负责的说,相比于外省要好出一个数量级。比如,我们这里的人在高速上行车,超完车,自觉回到行车道,这不是少数,不是偶尔,而是百分之百的自觉行为(有机会大家可以来感受)。但是,每年各种节日,各省到我们这里旅游的自驾车,一串串长时间数十公里占用超车道,更有甚者反复变道穿插超车,可谓比比皆是,本地驾驶员烦不胜烦。在城里开车,超过四十码的,你基本看不到,一是大家怕出事,毕竟中心城区车多;二是道路窄,全城不论新城老城限速都是40码,事实上,没人开得到40码。

开到40码的有,那是在新扩建的类如郊区的北部,车少人稀,双向八车道,既使这样,绝大部分人也不会超过40码,因为限速是40码,有大量的摄像头,通常都是在老城20~30码之间,新扩建的城区40码(我一位政协委员的朋友,有一年专门在两会上提交过一份议案,双向八车道限速40码是否过低,能不能提到60码,但事后无下文)。

我说用车累,其中最想表述的就是,用车环境如何改善?在用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交警执法如何去解决司机被动违法,这一大量存在(在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一个现状)困绕司机的烦恼。

所以,朋友们先别说自己怎么怎么遵纪守法,我前文说过,去年国庆我和太太自驾游了半个陕西省和成都、重庆,宜宾等地,没吃过一张罚单。

就我所经历和亲眼目睹这些地方的驾驶员的开车习惯和交通意识,如到我们这里开半个月车,八成人要吃罚单,而且可以断言,不止一张罚单。

2022-04-27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

4000亿美元!“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犯愁”

哈佛报告澄清!“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该正视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