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拿菜市场、早点摊等场所的食品,跟这起官司中的扣碗做类比,其实是错误的

【本文来自《农民网上卖扣碗被举报为三无产品被罚,如何评价这种“知假买假”的行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很多人拿菜市场、早点摊等的食品作比,这么比较是错误的,当然,毕竟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可以理解。

菜市场的卤菜、早点摊的煎饼果子、油条豆浆,都是现场制作、现场发卖,法律上称为“现制现售”食品,对这类食品,法律上的限制较低,没有标签、标识的要求。

但是本案很多人忽略了,卖家是通过网上销售的制成品,是要通过物流运输的产品,必须要有包装,这类食品从法律上称为“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食品,最起码要有货物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的标签标识,如果没有,那就是不合格产品,买家是确实是有权退货和索赔的。本案法院定性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判决结果不敢苟同。

因为买家是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是以索赔牟利为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或者维护公共利益,有司法解释明确其不是消费者,不能按照普通消费者适用相关法律。虽然还没看判决书,我估计判赔5万元应该是按照假一赔几来判的。

这是对消费者而言的,对于职业打假人,不应该适用。可以判卖家全额退款,如果对买家造成损失的,按实际损失赔偿,这样比较合适。

2022-04-24
国内 社会 生活 法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印度政府智库:没中国市场,那毫无意义

阿根廷提升高粱出口标准:就算得罪美国,也得卖给中国

“环保少女”对以色列火力全开

默克尔一句话,东欧四国炸了锅

为得奖拼了?“特朗普要求主持,还不让中方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