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必有至少一个“熊家长”
【本文来自《“受害者有罪论”的混账逻辑,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思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果我们把校园霸凌事件中的施暴者统称为“熊孩子”,则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必有至少一个“熊家长”。不是所有家长都有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认知,至少有很多“熊家长”就绝对没有这种认知。
社会上有很多“熊家长”是非常双标的,当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非常护犊子,这倒无可厚非。但这些“熊家长”却十分纵容甚至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欺负别人家的孩子,当被欺负的孩子家长找上门来理论时,这些“熊家长”在明知是自己的孩子有错在先的情况下,轻则不承认胡搅蛮缠,重则倒打一耙动手打人为这些“熊孩子”做出错误示范,让“熊孩子”误以为他们自己是一辈子都可以为所欲为的。
古语有云:“溺子如杀子”,这些“熊家长”不可能保护“熊孩子”一辈子,当这些“熊家长”无力再保护这些“熊孩子”时,已经养成了自以为可为所欲为的习惯的“熊孩子”迟早要接受社会的毒打。轻则悲惨过一生,重则在死于非命后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