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女主徐妙云感情生活很一般,因为朱棣只爱没背景的妃子

500

徐妙云

电视剧《山河月明》中有一条线就是男主朱棣和由颖儿饰演的女主徐妙云的感情线,剧中朱棣夫妻二人经历陌路,之后感情急剧升华,最后到两人不能分离。徐妙云的原型是成祖的皇后徐氏,历史上乃一代贤后,他们的结合首先是政治联姻的需要,感情生活的快意与否,只是后世的艺术渲染罢了。

500

一、徐氏入宫的政治安排

成祖皇后徐氏,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女,虽为徐达继室所生,但为人聪明,好读书,《明史》中说,时人都称她“女诸生”,就是女秀才的意思。有一天朱元璋突然找徐达,从老朋友间的感情谈起,说什么一起经历过苦难、一起创业,你我感情最深,然后就说“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直接提出了由四子朱棣迎娶徐家长女的意见。徐达“顿首谢”。就这样,两个小年轻的在未见面的情况下,父母就帮他们定下了婚姻。

500

朱元璋

不用说什么婚姻自由,古代没那规矩,父母之命就是婚俗正统。但我们从史实分析,朱元璋立国之初曾定下规矩,佘继登的《典故纪闻》中说“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就是说皇家选妃要从良家子女中选,这是为了防止权贵外戚势力做大,威胁皇权。但这只是账面上的话,从朱元璋主动想和徐达结亲来看,这一政策必然受到了现实因素的阻碍。

500

徐达

徐氏嫁给燕王朱棣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但洪武九年以前,即洪武六年(1373年),徐达远征塞外后驻防北平,洪武九年才回到京师,当年徐氏就和朱棣完婚了。徐达率大军驻扎北平3年多,可以说明朝的半壁江山都攥在徐达手中。这让多心的朱元璋怎么能安心呢,加上燕王藩镇就在北平,所以朱元璋希望通过结亲来控制、拉拢徐达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500

二、燕王妃徐氏

徐氏作为燕王正妃,随燕王远镇北平,替燕王管理王府后院。《彤史拾遗记》称徐氏“理王宫政甚治”,因其良好的品行,太祖的马皇后也十分喜欢她。洪武十一年(1378年),徐氏生下儿子朱高炽,即后来的仁宗。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后,徐氏和燕王在藩镇为其守孝,徐氏坚持素食三年,并常常拿出马皇后的遗训阅读,时刻不敢忘。

500

朱高炽

到了建文元年,燕王靖难,朝廷军一度围攻了北平,当时燕王正在攻击北边大宁,北平城防空虚,朝廷军统帅李景隆催促进攻,攻城战打得异常激烈。这种情况下,作为将门虎女的徐氏,亲自登上城楼,激励将士,如此燕军才士气大振,艰难地守住了北平。此战在徐氏的鼓励下,燕军拖住了朝廷军,成功等回燕王,燕军反败为胜,靖难中最关键的一战才以胜利告终。

500

靖难之役

三、皇后徐氏

徐氏的确是个合格的妻子,靖难成功后,徐氏被封皇后,作为皇后的她极为称职,多次告诫朱棣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仁政治国。徐氏在后宫多次召见朝中重臣家眷,赐给她们服饰和钱币,劝导她们一定要充当贤内助,将自己所做的《内训》赐给她们,希望通过这种手段缓解靖难之后天下对朱棣篡位的指责。

徐氏虽出生于魏国公徐达(死后封王)这种大权贵之家,还是长女,但她不骄奢,反而阅读经史,并摘录其间有关烈女、孝悌、节俭、友睦的例子,做成《劝善书》颁行天下。

500

徐皇后

徐氏懂大义,她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徐增寿,靖难时身在江南,因私通燕军,被建文帝处死。靖难成功后,朱棣几次想追封死去的小舅子,但徐皇后认为弟弟没什么大功绩,坚决不从。直到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不顾徐皇后阻拦,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而徐氏认为功不配封,也没有谢恩。

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去世,临终前仍告诫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要好好对待宗室亲属,但不要过分宠幸外戚;嘱咐太子朱高炽一定要好好对待当时和自己一起守护北平的军人家眷。朱棣给其谥号“仁孝皇后”,到她的儿子朱高炽当皇帝(仁宗)时,才给其加了一长串谥号“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500

四、朱棣的婚姻和政治

若仔细看看成祖后宫中有名姓者,有一后、二贵妃、十个普通妃子,共13位。我们不妨来看看朱棣对她们的态度。

从表象来看,徐氏之死让朱棣悲痛欲绝,广为人知的是朱棣从此再未立后。但在《罪惟录》中说:徐皇后去世,朱棣要立徐氏四妹徐妙锦为后,徐妙锦怕辜负姐姐,立马削发为尼躲入寺庙,直到仁宗朝,才被接回宫里。《麥林杂俎》、《今言》、《食山堂别集》都提到了此事。

500

少年朱棣

再说出身高的妃子:

张贵妃,是靖难大功臣、河间王张玉之女,朱棣娶她完全是为了拉拢靖难功臣。

陈丽妃,祖父是靖难功臣陈亨,其父为永乐北伐的功臣陈懋,朱棣就是看中丽妃父兄之功,才“册其女为丽妃”

再看出身低的妃子:

王贵妃,苏州人。王贵妃善于揣测朱棣的心思,所以十分得朱棣欢心,《李朝实录》说朱棣靖难成功之初,十分喜爱王贵妃,“欲立为后”。关于王贵妃的出身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彤史拾遗记》说她的父亲洪武时“宦在京”,应该就是个小京官,不然史书不会只写她是“良家女”。王贵妃从中下层官宦之家凭一己之力爬升到后妃中第二等贵妃,甚至在徐皇后去世后,执掌后宫,《太宗实录》说朱棣晚年,喜怒无常,连太子等皇族都得巴结王贵妃,借以了解皇帝的心思。一个出身一般的女子能得到如此地位,朱棣对她的感情可想而知。

权贤妃,朝鲜进贡的朝鲜小贵族之女,一般史书很少对后妃面容进行描写,但《明史》独对权贤妃进行了描写,说她“姿质称粹,善吹玉箫”,甚至有明宫词流出,专门描写权贤妃的萧声“忽闻天外玉箫声”。《李朝实录》称权贤妃之家月禄26石,但朱棣曾给其家赏赐过各种布匹丝绸370匹,黄金2大锭,白银10大锭,5匹马,2件貂裘,大明宝钞3千锭。对26石没有实际权力的权家来说,这可是笔巨款。《李朝实录》中记载权贤妃于永乐八年(1410年)去世,当时传出贤妃是被宫人毒死,于是朱棣杀宫人两千以血恨。虽然太扯,不过也能看出朱棣对权贤妃的喜爱。

后妃名单这么一列,朱棣对谁是真爱,对谁又是出于政治拉拢就一清二楚了。

500

朝鲜女性

文史君说

在朱棣的13个后妃中,徐皇后、张贵妃、王贵妃等5人为汉人,且徐皇后、张贵妃、陈丽妃都出身权贵大家。其余8人皆为朝鲜进贡女,虽然出身较低,但都得到了后宫正式封号,由此可见成祖对她们的感情。封建时代,没有多少婚姻自由可言,皇帝出于对大家族的笼络刻意迎娶大家族的女子,徐皇后即为其中代表,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打上的政治和利益的标签,幸福与否,恐怕只是后人的闲谈之资吧。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崔靖:《明朝后妃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刘玉:《明代宠妃研究》,黑龙江大学研究生论文,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点击「浩然文史」阅读原文

2022-04-11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2条

小扣柴扉的夏天

2022-04-11 16:04

正声

2022-04-11 10:32

朱棣此人太过暴虐,给人印象不好,但楼主发的历史文章,我的感觉是个人偏见太多,几乎篇篇标题和内容都有瑕疵,不可深信。
就以这篇为例,朱棣对徐妙云的态度,查到的史料是楼主又用偏了,

 徐妙云和朱棣婚前已经熟识。在正式成婚前,朱棣与徐氏早已相伴过六载,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少年伉俪。在永乐三年正月初一的《内训》自序里,徐皇后提到自己很早就被选入宫廷,早晚侍奉马皇后并聆听训言,恭敬地侍奉当今皇上三十余年  ;在永乐三年二月初九的《劝善书》自序里提到,自己早年被选入宫,每日侍奉马皇后左右,独被眷爱,恭事今皇上“三十有三年”;
 在永乐四年二月的《高皇后传》序里又提到自己“夙备宫庭之选”“日侍左右”“列诸妇之后”“独被宠眷”。


  楼主说因洪武六年徐达领兵在外,“朱元璋希望通过结亲来控制、拉拢徐达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洪武六年是1373年,永乐三年是1403 之前的三十三年是1370年,徐妙云在洪武三年1370年已经入宫,恭事朱棣了。楼主的说法完全是臆断。

  朱棣的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这三个儿子都赫赫有名,只有小儿子生母不详,一个月就夭折了。明成祖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人皆为徐皇后所出。
说朱与徐只是徐达领兵时的政治婚姻明显臆造,朱棣宠爱她人更是不知所云。
  
以后不读了。

5

附议。作者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一会认正史,一会认野史。而且隐匿他证。这种文风很可耻。

正声

2022-04-11 10:32

朱棣此人太过暴虐,给人印象不好,但楼主发的历史文章,我的感觉是个人偏见太多,几乎篇篇标题和内容都有瑕疵,不可深信。
就以这篇为例,朱棣对徐妙云的态度,查到的史料是楼主又用偏了,

 徐妙云和朱棣婚前已经熟识。在正式成婚前,朱棣与徐氏早已相伴过六载,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少年伉俪。在永乐三年正月初一的《内训》自序里,徐皇后提到自己很早就被选入宫廷,早晚侍奉马皇后并聆听训言,恭敬地侍奉当今皇上三十余年  ;在永乐三年二月初九的《劝善书》自序里提到,自己早年被选入宫,每日侍奉马皇后左右,独被眷爱,恭事今皇上“三十有三年”;
 在永乐四年二月的《高皇后传》序里又提到自己“夙备宫庭之选”“日侍左右”“列诸妇之后”“独被宠眷”。


  楼主说因洪武六年徐达领兵在外,“朱元璋希望通过结亲来控制、拉拢徐达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洪武六年是1373年,永乐三年是1403 之前的三十三年是1370年,徐妙云在洪武三年1370年已经入宫,恭事朱棣了。楼主的说法完全是臆断。

  朱棣的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这三个儿子都赫赫有名,只有小儿子生母不详,一个月就夭折了。明成祖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人皆为徐皇后所出。
说朱与徐只是徐达领兵时的政治婚姻明显臆造,朱棣宠爱她人更是不知所云。
  
以后不读了。

5

打开APP查看2条评论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