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如此干脆出兵
【本文来自《俄乌战争极大可能长期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大机构做过决策,如果有做过决策的经历,你会发现,其实做决策有时候比做谋划要直接得多。绝大多数决策并不会出现那种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谋划,更多时候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你把时间线往前推几个月,仔细看看西欧与俄罗斯的新闻,有没有发现一个现在绝大多数专家忽略掉的信息,就是俄德辛苦建立起来的北溪二号在默克尔下课后被搁置了。
注意,这时候没有发生战争,甚至还没有任何战争传闻出现。
这才是俄罗斯为何如此干脆出兵的原因!北溪2号表面上是一项经济工程,本质上是俄罗斯在现行体系下谋求与西欧发展的合作模式,这项工程被搁置,你换在俄罗斯的角度来看,那等于俄罗斯在当前这套和平秩序的体系下已经完全丧失了任何念想。
在普京看来,这等于宣告了妥协接触主义的破产,既然俄罗斯低声下气的苦苦哀求变得没有意义,那俄罗斯需要做的就是立即改变游戏规则。注意!这跟美国挖不挖坑没有任何关系。美国只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即使没有美国在背后捣鼓,对俄罗斯来说,逻辑也是一样的——必须立即改变对俄罗斯发展不利的游戏规则。
很多专家离谱的原因就在于倒果为因,他们喜欢一堆利弊分析,而抓不住普京及俄罗斯决策层的敏感点。
在我们看来,俄罗斯好像是掉陷阱了,而在俄罗斯看来,它判断当前游戏对自己严重不利后,只是不愿意再浪费哪怕一分钟时间。就好比你已经判断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跑过刘翔后,在出场前一棒子把他敲折就是你最有利的选择,哪怕旁边刚好站着一个钓鱼执法的警察。
何况在普京看来,这个钓鱼执法的警察现在虚弱不堪,没准一棒子镐折刘翔后这警察还追不上自己。
这么说,是不是能解释为何普京及俄罗斯核心精英层的决策在我们看来显得如此仓促?这其实就是真实的决策过程,时机到了就必须干,准没准备好,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走一步看一步,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才是绝大多数决策人真实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