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顶级神颜,怎么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冬奥前两天落幕了,但有一场比赛仍然让飘意难平。

可以说,这是冬奥上最有戏剧性、最让人心碎的,堪称载入史册的一幕。

从没有一场比赛,运动员们分别获得冠军、亚军和第四名,但无一人庆贺——

花滑女单结果宣布后,从未想过会获得亚军的特鲁索娃
 (莎莎)
 躲在后台,哭得眼妆都花了。

她挣脱了教练的拥抱,愤怒地说:

“我讨厌它!我这辈子不想再做任何跟花样滑冰有关的事情了!每个人都有金牌,而我没有!”

500

500

获得第四名的瓦利耶娃
 (K宝)
 ,坐在评分台上痛哭起来,已经顾不得全世界的镜头都对着她。

500

冠军谢尔巴科娃
 (千金)
 一个人抱着小熊玩偶,不敢面对镜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表情,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

没有人和她分享夺冠喜悦,没有人上前祝贺拥抱。

500

更让飘心碎的是。

她们虽然是花滑成人组的运动员,但其实只有15岁和17岁。

还未成年,就要面对这样的压力。

有人说,每一届奥运会都像是一个毕业典礼,每一位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燃烧自己的能量,拿到奖牌,然后结束一段人生。

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毕业典礼会有很多场,像羽生结弦挂在嘴边的“一生悬命”,是历经3个奥运会,慢慢超越过去的自己。

但对于莎莎、K宝、千金来说,一生或许只有一次毕业典礼,是真正的“一生悬命”。

在比赛场上,她们是天才少女,但在“内卷中心”,她们是用完即弃的美少女。

比起拿金牌,我们或许更应该在乎些什么。

用完即弃的美少女

有人比喻俄罗斯花滑女单项目,是一个叫“永远有人15岁”的天才少女工厂。

在这个天才少女工厂里,俄罗斯花滑女单几乎都是最优的种子选手:

年龄小,人美,身材好,从颜值到实力都非常能打。

获得冬奥冠军的千金,
 2021年获得花样滑冰世锦赛冠军,之后更实现了20年来第一个全俄锦标赛三连冠。

尤其是“一秒换装术”,从自由滑完成旋转换装,从蓝裙子迅速换成红裙子。

500

500

K宝,号称六边形战士。

在去年升上成年组之后,一场比赛都没有输过,连续8次打破世界纪录,刷新各项成绩的最高分。

500

500

有人说,K宝硬生生在花滑项目形成国家断层的俄罗斯队内,形成了个人断层。

莎莎,飘能理解她为什么摘得银牌也会情绪崩溃:

论技术,莎莎是花滑女单上技术最强的,她曾开创了难度堪比男单的四周跳,刷新多个世界纪录。

500

在这一届冬奥上,莎莎凭借5个四周跳惊艳全场,成为花滑史上第一位完成五个四周跳的女子选手。

莎莎以为自己在技术水平上“卷”走其他竞争对手,就能在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奥运上获得冠军。

但花滑比赛上,除了技术,还有表演艺术性的分数考量,因短节目的艺术分数落后,最终以总分4.22分的差距落后于千金。

500

苦练了多年的技术,在拼尽全力后只剩下遗憾,人生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奥运会只获得了银牌。

那等下一届奥运会再努力不就好了?

毕竟2026年,她们最小的只有19岁,最大的年龄也才21岁。

但在天才少女工厂里,永远有人比你更年轻。

15岁刚能升成人组,出现在世界赛场,19岁就要退役了,奥运会只有四年一届,在这4年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往届的师姐们,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

这届奥运会花滑表演的观众席上,出现了叶甫根尼娅·梅德韦杰娃
 (梅娃)
 和阿丽娜·扎吉托娃
 (杂技)
 。

她们分别是2016年和2017年的世界冠军、2018年冬奥女单冠军。

500

她们现年一个才19岁,一个才22岁,都已退役。

19-20赛季上,梅娃表演《艺伎回忆录》,身穿一身樱花点缀的日式比赛服装,技术和艺术表演感染力兼具。

500

16-17赛季的表演滑,梅娃放飞自我,以COS《美少女战士》火出了圈。

就连《美少女战士》的日本原作者看了后,亲自送了一副签名画给她。

500

17年,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问梅娃,对“年轻一代”有什么看法。

梅娃笑着说:

“我才17岁就已经谈论到年轻的一代了。”

500

梅娃不知道的是,更年轻的一代已经来了。

2014年,只有15岁的尤利娅·利普尼茨卡娅
 (软卡)
 接连夺得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金牌;

17岁的索特尼科娃,以黑马的姿态击败金妍儿,获得女单金牌。

500

500

但,那也是她们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高光时刻。

不久之后,两人都已经消失在了花滑赛场上,随后迎来了上面提到的梅娃和杂技双姝时代。

从六七岁开始苦练技术,15岁后进入成人组比赛,再厉害,高光时刻也只有短暂的几年。

至高的竞技场——奥运会,也只有一次决成败机会。

美少女的惨烈蜕变

冰场上,我们看到的花滑,犹如童话一般,有闪闪发光的冰雪公主、优雅年轻的冠军。

当我们为高难度的美妙旋转、跳跃、优雅闪亮的连衣裙、精致的妆容着迷时,一切阴暗都被隐藏在了背后。

她们背后都站着一个人,那就是被中国冰迷戏称为面姐的图特别丽泽教练。

500

面姐敏锐地意识到了花滑项目的变化——

新的打分系统更加偏向相对客观的技术分,而不是内容分(艺术表演)。

只要你能够做出比其他运动员难度高出一个档次的技术动作,裁判怎么压分都不用担心。

因此面姐在挑选运动员上,偏好青春期前的女孩,因为她们身材更小、更轻,可以更轻松地完成高难度动作。

训练上,面姐对待队员近乎残酷,不停地给她们灌输严格控制体重的理念。

她曾经公开表扬软卡,为了控制体重,长期只吃营养粉。

面姐还夸奖千金:“晚餐吃了两只虾就饱了。”

500

杂技回忆,她们在参加2018年冬奥会的时候都没有喝水,“我们只是漱口,然后把一切都吐出来。”

纪录片《俄罗斯花滑双姝》里,梅娃和杂技笑着说:

“在我们的运动中,每200-300克都很重要,因为我们不能毁了我们的空气动力。”

500

500

近乎自虐地控制体重的同时,这些年纪小小的少女,每天还要完成高强度的魔鬼训练。

面姐所在的俱乐部训练过的花滑选手曾告诉媒体,她们会因为练习不够好而被罚关进有盖子的垃圾桶。

“因为垃圾只配呆在垃圾桶里。”

飘曾经看过一部记录俄罗斯艺术体操奥运冠军Margarita Mamun的纪录片,《超越极限》。

她的魔鬼教练连环责骂,飘隔着屏幕都觉得难受。

Margarita Mamun从一开始的辩解,到眼睛里强忍着眼泪,只能默不作声。

你太无能了

废物

除了表演外

你就只会在一边瑟瑟发抖

你只因为你美丽的眼睛而得分

500

500

500

500

500

俄罗斯套娃军团出现之前,从来没有女性选手在赛场上完成过四周跳。

她们在赛场上看似轻松完成多个四周跳,但很多人只看到她们不断刷新纪录,不断打破田林滑板,但看不到她们实际上历经的上千上万次练习。

以及付出受伤的代价。

软卡,因为厌食症和伤病,19岁就退役了。

500

梅娃,脊柱受到永久性损伤,21岁就已经没有办法再做跳跃,不再参加比赛。

根据媒体统计,面姐手下有机会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天才少女有六个,其中三个在赛季中骨折,两个就此无缘俄罗斯的奥运选拔赛。

这样的训练开心吗?

扎吉托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诚,训练毫无乐趣可言,因为我总是摔倒,弄伤自己。

500

500

新科奥运男单冠军陈巍的教练拉斐尔·阿鲁特尤扬,为她们的未来感到担心:

“她们四十岁的时候会怎样?到时候她们是不是已经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术了呢?”

严格高标准的选材、地狱式的高强度训练、不惜使用禁药、高发的伤病和短暂的职业寿命。

这就是面姐的style——

一切只为赢在当下。

至于这些天才少女自己怎么想,退役之后如何生活,不在面姐的考虑范围之内。

套娃们必须在15岁之前就熟练掌握四周跳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升组之后迅速出成绩,发育、退役。

美少女在赛场上绚烂地绽放,快速地绚烂般凋零。

等她自由地起舞

所谓内卷,
 不只是自己卷,还会逼得其他人一起卷起来。

俄罗斯花滑的技术越来越强、年龄越来越小,直接改变整个花滑生态环境。

“俄萝”横空出世前,花滑女单并不只是适合低龄少女的比赛。

90年代美国的华裔花滑名将关颖珊,获得过2枚冬奥会奖牌,直到26岁才退役。

500

代表2010世代女单最高水平的金妍儿和浅田真央,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都已经19岁了。

500

飘最喜欢的花滑女单选手金妍儿,是花样滑冰历史上第一位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女单得主。

堪称真正的花滑女王,从来没有下过领奖台。

飘认为金妍儿在花滑技术和表演上做到了极致的平衡,音乐和情绪完美融合。

她从七岁开始训练滑冰,从青少年组到历经多次重大比赛的成人组,2006年她第一次登上成年组赛场,一直活跃到2014年。

500

随着经验增长,越往后看,越可以感受到金妍儿的表演艺术性越来越高。

人生阅历和自身年龄增长的成熟魅力,都在为她的表演添上一层魅力。

年纪稍大的选手,在正式比赛上,也会在相对主观的内容分上更有优势,因为人生阅历更加丰富,表现也会更有层次感。

500

500

她曾经问加拿大教练,如何学会快乐滑冰?

因为金妍儿说,让一件事变得不那么艰难,就是学会去享受它。

500

500

500

500

当花滑运动员学会去享受比赛时,对于观众来说也是赏心悦目的享受。

莎莎在重整心情后,在冬奥表演赛上,演绎神奇女侠。

少女、低龄、一头红发的美艳都不再是她的标签,而是彻底表现她原本最擅长的力量感。

500

千金在冬奥表演赛上,化身天使,即便在过程中摔了一跤,也不妨碍她像个白天鹅一样,在冰面上起舞。

500

冰上的“黑色精灵”苏丽亚·波娜莉首次表演后空翻, 打破规则,打破标准单一的美。

500

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花期只有几年,只有一届奥运会,还能做到尝试去享受这个竞技场吗?

今年屈居男单第四的羽生结弦,已经27岁了,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冬奥会。

如果不是执着地挑战从来没有人完成过的4A动作,羽生甚至有可能实现史无前例的冬奥会三连冠。

此前他在早稻田大学一边学习人类科学专业通信课程,一边训练花滑。

500

大学的课程,可以让他更了解人体的力量作用、施力点、冲击力等知识点,把实际的花滑动作变成数值分析。

甚至身体受伤了,自己也会去学习人体结构,学习如何更快恢复脚伤。

他把花滑运动当成了自己整体的事业,运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而不仅仅是练习技术。

500

不可否认的是。

体育竞技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运动员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谁都不可避免受伤。

在北京冬奥会上,记者曾看到羽生结弦的大腿,上面全是伤痕,膝盖长期肿胀淤青。

即便如此,他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挑战从来没有人完成的4A动作。

500

但羽生结弦已经是一个27岁的成年人,他对于自己的人生和理想有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付出的代价。

面姐手下的套娃都还是未成年的少女,她们能够为自己做主吗?

在俄罗斯花滑女单的内卷培养模式中,她们就是这个系统中用完即弃的少女。

在小小的年纪,还未必能够去享受从小就开始训练的运动,就要去承受冲击技术巅峰的代价。

她们在冰面上起舞很美,但我们也要看到背后,
 以极快速度去燃烧生命的惨烈。

500

飘想起纪录片《超越极限》里,令人的悲伤的一幕。

在奥运会比赛前夕,Margarita Mamun的教练用一个特殊的方式去鼓舞她:

假装你的父亲去世了,你在表演一个悲剧。

500

最让飘感伤的是,原来这些话不是教练自己编出来的。

在Margarita Mamun训练期间,她的父亲患了癌症,住进了医院。

这部纪录片,最后一句话:

她从巴西回来的第二天,她的父亲因癌症去世

不久之后,她决定退役

500

500

生命在于运动。

但美少女们的人生可能要在离开血汗铸成的冰面后,才能舒展开始。

竞技,是为探索人的力美与可能。

但,当人都渐渐被异化为一茬枯萎,再来一茬的昙花。

它表现的美丽,也让人不忍欣赏。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2022-02-23
体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打破特朗普政府叙事,“充气青蛙”涌上美国街头

“特朗普政府悄悄放松多项关税,为败诉做准备”

“普京的领土要求比上回小了,但仍像让乌卖掉一条腿”

欧企高管感叹:中国着眼二十年,我们却...

“两人再度激烈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