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到首飞航班,我拖家带口从香港飞上海隔离

近期香港疫情超乎想象,老人和孩子更是难以承受。

大约2月10日早上,香港日增确诊人数破千,并且数字还在飙升。

想到年幼无法打疫苗的孩子,以及在香港待了几个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的妈妈,我愁眉不展。

老公灵机一动,说:你们要不要回上海?

500

我们一边讨论着可行性,一边查机票——APP上显示着“机位紧张”。

短短几分钟功夫再刷新,五天内香港直飞上海的机票已经售空。

500

看来有不少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

时间紧迫,我们不敢再犹豫,能买到的机票都在十天后,赶快拿下。然后和老板报备(感谢通情达理的老板同意我在此期间居家办公)。

同时,还向国泰打听出行细节,尤其是能否改签到早一些的航班。

就这样在忐忑中度过几天。2月12日中午,老公突然飞奔过来说:明天就飞!我看到一个航班还有位置,马上改签。

我立刻跳起来,光速收行李。

我们之前从未见过这个航班,后来证实是新开的航班,2月13日首飞,被我们刷到了。

再然后,有些朋友想回去,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买不到近期的机票或车票。

在此分享我的购票心得:明天不行就后天,经济舱不行就公务舱,第一排不行就第二排,总之要多刷票、尽早飞、尽量靠前坐。

从临时决定提早飞到启程,只有半天多时间。我赶在手机营业厅关门前办好漫游服务,迅速收拾行李。

一觉醒来,已是出发之时。

2月13日早上的香港,阴沉沉,湿漉漉。

全副武装坐在的士上,外面什么也看不清。

我们就这样出发了,无奈中存几分希望,庆幸中带一丝不舍,想着:下次归来,定是平平安安。

500

因为提前在手机上申请了海关黑码,办好网上值机,所以在机场办手续、寄存行李很快。

插播一条:行李尽量寄存,轻装上阵,证件和笔随身携带,之后各种登记和填表时就能快人一步。

带小朋友出行的家庭可以把宝宝车推到登机口寄存,也可以先寄存,在禁区大堂推小车,体验不错。

有春节和情人节双重加持,二月的香港本应该喜气洋洋。

然而,除了红彤彤的条幅,机场实在冷清。

500

目之所及,只有麦当劳、一家免税店、一家便利店还开着,其他店的铁闸门都紧锁着。

禁区里也没什么吃的逛的,登机前务必要吃饱。

最近,香港多个核酸检测点都大排长龙。

当时香港飞上海还不需要核酸结果,在浦东机场落地再检测。(现在已需要)

本地有住址的,安排14天集中隔离+符合条件者7天居家隔离。在上海没有住址的人则是“3天+11天”转运隔离。

说实话,每家航空公司的规定不一样,政策也是日新月异,出行前请务必在官方渠道确认飞行和隔离政策。(比如航空公司、上海发布公众号等)

登机前我天真地以为,疫情期间飞机会不会人少,或者乘客之间留空位保持社交距离。

但事实证明:目之所及,飞机上全是人,坐得满满当当。

500

看来有不少人和我们一样,也是前一天抢到票,后一天出发。

有人戴着两三个口罩,有人全套防护服加眼罩面罩橡胶手套。

在这种阵势中,谁要是只戴一个口罩,就好像在大街上穿着比基尼。

鉴于最近香港飞内地的航班上检测出多个确诊病例,有条件的话可以装备起来,实在没有装备,用雨衣、帽子挡一挡也好些。

在香港等了好一段时间,飞机总算是起飞了。

飞行期间,戴两个口罩的空姐向大家分发食物(国泰是少有的目前仍提供机上全套餐食的航空公司),机长也不断广播动态。

500

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我打开手机报了平安,就开始漫长的等待。

500

出于防疫要求,乘客要分批下飞机,带着随身行李去领表、测体温、测核酸、取托运行李、分配酒店。

所以说坐在前排真的可以节省时间。

整个流程很顺,只是需要走不少路、上下两段台阶。

测核酸是在室外搭建的棚子,当时还下着雨,我们非但不冷,反而因为长途奔波和紧张,出了一身汗。

经历了浦东机场快闪之后,来到最后一个柜台,工作人员会把你随机分配去你所在区内的某一个酒店。

从机场到大巴到酒店,全程闭环。

其间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全副武装的“大白”。

500

对于住隔离酒店,你可以提前做攻略,但攻略做得好不好,和你住哪个酒店没有关系。

可以说是开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到了酒店,大家下车排队、取行李,又有几个“大白”拿着类似高压水枪的喷头,给行李全方位消毒。

看着那些巨大的行李箱陀螺一样滴溜转,实在是好笑又辛酸。

因为消毒水剂量太大,喷完的箱包表面会斑斑驳驳,如果有贵重包包,记得放在内层。

排队等入住,又是要填问卷星、纸质表格,因为已经半夜了,实在是手酸又疲惫。

工作人员是本区征调来的,老乡见老乡,就随便聊几句。

我说:你们这么晚还上班,辛苦了。

他们说:安排了你们这一批人,我们就下班,是最近下班最早的一次。

真是各有各的无奈,各有各的故事。

500

酒店不能选,但房间可以选。

有些酒店有阳台房、套房等好几个档次,丰俭由人。

原则上成年人不可以同住,哪怕是夫妻、父子、母女这种,都要隔开,带小朋友和需要照顾的人士(事先准备医生证明),可以填同住申请表,加钱住套房。

我住的套房很宽敞,硬件不错,软件就见仁见智。

500

我所在的酒店除了拖鞋、牙刷和毛巾,几乎没什么东西提供,因此建议带足自己用惯的洗护用品、洗衣皂、洗洁精等等。

我住的酒店不能收快递和外卖,但可以由家人投递符合规格的物资,比如水果、牛奶、日用品等等。

如果你本身就宅,住酒店十四天、饭来张口的生活想必不会太煎熬。

但这也不意味着可以日夜颠倒,为所欲为。

每天两次定时测体温、隔三差五核酸检测,还要去走廊拿饭,去晚了饭就凉了。

每个隔离房间门口有一张小茶几,到点了就有饭盒出现在上面,开门拿进来。

吃完了再把垃圾包好送出去放在旁边,再有人收走。送物资也是如此。

500

你明知道天天人来人往,但就是见不到人。

什么叫“闭关”?可能这就是吧。

来回香港并隔离几次的老妈说:本以为春节后能开开心心等通关,没想到是这样逃难回去。

在疫情中长大的孩子说:外面有病毒,海滨不能去了,公园不能去了,幼儿园也关门了。以后没有病毒了才能出去玩。

必须每天去公司、不能WFH的打工仔朋友说:被感染而死的几率是千分之一,不去上班则是必死无疑。过一天算一天。

在疫情中变得无欲无求的朋友说:家人两年没见了,恋爱结婚什么的也不想了,能好好活着就很知足。

我想说:

无论留在香港还是回内地避疫,无论暂别还是永别,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妨做最坏的打算,报最好的期待。

相信有一天,我们终将摘下口罩,微笑重逢。而这一天不会太远。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2022-02-21
社会 生活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竟威胁阿根廷:跟中国货币互换,给我取消

想抄中国剧本?“美国都放弃40年了,抄都不会抄”

打不过中国钢企就耍赖,“欧盟最高将征收50%关税”

美国果然有人破防了:中美到底谁更封闭?

警惕!欧盟被曝对华贸易还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