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神,栽在了自己的纪录片手里?

作者|  钱老板

来源|  影探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快出了,叫《今敏:造梦机器》。

名字起得倒是挺狂,因为这是今敏准备拍但最终未能拍成的作品。

但似乎最终效果不是很好。

万万没想到,从没拍过烂片的今敏,竟然栽在了自己的纪录片上。

500

突然就很想讲讲他的电影,却又不知该如何讲起。

思来想去,不如一起来回顾一下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这部融汇了今敏标志性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红辣椒》

2006.11.25.日本

500

>>>>《红辣椒》讲了个啥?

《红辣椒》不太好懂。

但它不好懂主要是因为节奏比较快,所以很多信息观众可能初看时有些跟不上。

真要复盘起来,影片的剧情其实蛮简单的,说白了就是两条线。

一条由千叶墩子/红辣椒(千叶在梦中世界的形象)主导。

主要围绕于梦境分析器DCmini失窃案。

500

此时的DCmini还处于开发测试阶段,没有加上限制功能。

如果盗窃者居心不良,很可能会利用DCmin侵入他人的梦境,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份担忧也的确在后面的调查中慢慢成为了现实。

500

另一条故事线则由粉川警官主导。

因为未能坚持年少的电影梦想,如今人到中年,他产生了信仰危机。

千叶/红辣椒正是他的精神治疗主治医师。

500

因为幕后BOSS想要把所有人都拉入梦境之中,陪他一起妄想狂欢。

所以两条故事线在最后汇聚在了一起。

大概就是这么个事,并不复杂。

500

>>>>造梦

《红辣椒》改编自日本作家筒井康隆的同名小说《盗梦侦探》(红辣椒的另一个译名)。

筒井康隆自认为这是他最出色的作品,坊间则盛传这是“无法改编成电影”的一部小说。

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这样。

故事里那一场场绮丽诡异的梦境,这钱要是真烧起来,搁谁都受不了。

500

而相比于电影,动画的预算显然要少得多。

不受物理世界约束的天然优势,也十分符合梦境的概念。

但这十分考验导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用画面表现出梦境的感觉。

看过《红辣椒》的,不论懂没懂,大概都会同意,今敏在这点上属于超额完成了任务。

500

他偏爱的一些电影技法实在是太适合用来拍“梦境”这样一个主题了。

就拿作为引子和开场的前10分钟来说。

今敏不仅用极高的效率交代了背景,还几乎是炫技般地让人进入了影片中梦境的氛围。

利用一些非常规的细节来暗示梦境的不合理性。

利用动作匹配剪辑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同时也暗合了梦境的跳跃性。

利用诸多失重场景来模拟梦醒时候的恍惚感......

500

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

其实今敏的电影里,还有很多不容易看出来的伏笔和细节。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

电影可能有意外之喜,因为镜头可能会抓拍到无关的人或者风景。

但动画不一样,每一帧画面上的所有细节和元素都需要人为添加。

而比起随随便便画一画,他更喜欢加些暗合影片主题的画面隐喻和象征。

比如《未麻的部屋》中的开头。

三个机器人分别是红蓝绿,意味着电视屏幕上的三原色。

500

动画中出现的窗户,也都是那个时候电视机屏幕的4:3比例。

500

而“窥视与被窥视”,正是《未麻的部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

这也是为什么官方有一张将未麻和水缸里的鱼放在一起的海报。

因为她就是那条被看的鱼。

500

在《红辣椒》中也是一样。

比如开场,一辆小车从黑暗中驶出,象征的正是故事从黑暗的梦境中浮现出来。

一个正常身高的人从小车里冒出来、马戏团等元素,也早已暗示了这是场梦境。

就连过场序曲,今敏都没放过埋细节的机会。

红辣椒骑着摩托驶入黑暗,在各种地方钻来钻去,也是同样的意思。

既暗示了她的能力,也暗示了她代表的正是探索人类梦境的那一缕科技微光。

500

还有千叶和时田在影片中的首次见面。

时田本想去找千叶,怎奈自己过于肥胖的身躯卡在了电梯里。

很搞笑的场景。

但当你看完整部电影,明白两人之间的感情之后,再来回看这一幕,又会咂摸出些许余味。

这正暗示了时田困于自己的世界里,需要千叶的帮助。

500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看不出来这些,并不会影响观众对于影片的观看和欣赏。

看得出来这些,那就是观众与导演互相之间跨越时间空间的会心一笑。

这是今敏和观众玩的小游戏。

500

>>>>迷梦

其实早在处女作《未麻的部屋》里,就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今敏的独特个人趣味——

现实与幻想融合的题材,心里压抑以及找寻自我的主题。

再到后来的《千年女优》《东京教父》,形式上有变化,但仍可看出相似之处。

500

直到《红辣椒》,这些个人喜好终于找到了最好的承载体。

最容易将现实与幻想混淆的地方是哪儿?

最容易发现人与自我存在间隙的地方是哪儿?

当然是汇聚着众多被压抑欲望与潜意识的梦境。

500

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不同角色的梦轮番上场,最后形成合集。

所长的梦,冰室的梦,时田的梦,小山内的梦,千叶的梦,理事长的梦,粉川的梦。

所有人的梦。

500

在梦中还不忘越轴

借由梦这样一个载体,今敏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自我回归的主题,依然存在。

承载着这一主题的正好是两条故事线的主人公,千叶/红辣椒以及粉川。

千叶和红辣椒一开始只把对方当做绝对的他者看待,直到最后才互相接纳。

粉川一开始过不去的坎,到最后也才发现那不过是停留在过去的自己。

这与《未麻的部屋》的结尾依然是如出一辙。

500

但不同于以往单纯聚焦于个人。

这一次今敏把目光还放在了对于整个物欲横流的畸形社会批判身上。

梦的世界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压力,人们被压抑的人格和欲望得以宣泄补偿。

于是社畜们打好领带,拎着公文包,笑着跳楼;

于是女生们掀起裙子,让偷拍者拍了个爽;

于是政客们不顾体面,争先恐后爬上王座......

光怪陆离的种种欲望与梦想,成就了一场关于妄想的狂欢。

到最后,人们已分不清那究竟是自己想要的,还是被强行带入了整个社会的妄想。

而这又与现实何异?

500

>>>>信梦

1963年10月12日,今敏出生于札幌的天使医院。

他的出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因为当年母亲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医生曾劝阻过怀孕的她。

不过母亲还是执意要生下孩子。

而且有了“可能会生不下孩子”这一考量之后,母亲的心理压力明显就少了很多。

甚至还顶着个大肚子去溜冰场里滑冰,摔得四仰八叉还哈哈大笑。

总而言之,还是托了母亲的福,今敏才得以出生。

或许是命中注定,当时同病房的人随口评价了一句,“这娃娃长得像漫画里的人物”。

没想到几十年后,没成为漫画里的人,倒是成了画漫画的人。

500

图源网络

如果诸位有空,不妨去读一读今敏的《我的造梦之路》。

里面收录了《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两部作品的制作始末,以及他的一些随笔。

从中也可以多多少少看出今敏的一些性格和特点。

两点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其一,他常常会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思考。

比如一句“这速度快得跟个鬼一样”。

他能就此写下一篇随笔,思考“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鬼?”

500

图源网络

其二,时而毒舌时而嘴碎,但依然对这个世界赋予他的一切充满感恩。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电影才会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拍了一部风格迥异的《东京教父》。

这个理想得甚至于有些狗血的电影,传递的不过是最最简单,却又难以做到的愿景。

怀抱希望,相信奇迹。

500

《东京教父》

>>>>写在最后

在《红辣椒》的结尾,粉川警官终于解开心结,承认了自己爱电影。

在旁边戏院的广告牌上,登着今敏过去三部作品的海报。

据今敏所说,在这儿他原本准备放的是下一部作品的海报,算是给自己打个免费广告。

或许是为了不吊大家胃口,这个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但可惜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再实现的机会了。

500

2010年5月18日,今敏被确诊为胰腺癌末期。

三个月后,今敏去世,享年47岁。

在此之前,他曾留下过一封遗书,字里行间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于是他整理心情,坦然接受:

我要怀着对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谢意,放下我的笔了。

不知是谁说过,电影就是清醒时的梦。

造梦之人先走一步了,幸好,他留下的梦还在这里。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2022-01-30
影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AI落地的关键堵点,华为用“黑科技”打通了

俄美过招!这出戏怎么演?各持什么筹码?

“中方正严管囤积,外企生产线向中国转移”

“逃离”中国的Manus,可能白跑了

特朗普“造势”:普京是聪明人,想不想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