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上海的90年代,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几乎100%有对口单位照单全收

【本文来自《初中没学好的,上了高中,成绩就能起飞考大学?还不如初中就分流,去读技校和职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986年以前不存在义务教育的法律定义。现阶段也不存在高中阶段教育全面覆盖的物质基础。哪怕你把电视广告里的蓝翔技校和文武学校这种(名气很大,实际很渣)民办也算进去。当前的高中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其他类还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也不是烂学生能考得进的,90年代时有些职业高中(比如南湖职校这种国家级重点职校)的分数线甚至比普通重点高中都高,至少上海是这样。而中专和技校基本是企业或特定事业单位(比如中等师范学校)办的,因此招生数有限制(就是毕业后都有对口单位去上班,所以不会多招生)。所以,真的存在中考不努力,会没高中阶段学校可读的可怕局面。这和小升初时再烂也有学校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至少在上海的90年代,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几乎100%有对口单位照单全收(甚至中途辍学的也有人要),职业高中就业率也很高,这和普通高中毕业后前途未卜完全不一样。你要扩招这三类学校,首先要让家长们觉得毕业后基本可以包分配。否则,大家宁愿去普通高中赌一把。

问题就在这里,大家(特别是郊县学生)愿意去这三类学校,是因为它们基本包分配工作(所以招生数量有限制)。以长三角的传统社会氛围,要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去考大学,要么早点工作养家。在希望渺茫的(民办)高中里混三年是不于考虑的。

所以,你能解决(体制外的民办高中)毕业分配的问题么?不能是吧。那么谁乐意来你的民办高中读?考大学、早点工作或者出国不香么?

2022-01-26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洲央行行长呼吁:这是欧元替代美元的机会

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