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题目是“伪命题”都算好的,还有那种根本无需辩论的观点,那才是打脑壳

【本文来自《辩论赛本身就是一种对于伪命题的嘴硬,年轻人没吐槽这个圈儿就是万幸》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80后。非常赞成楼主的话,我深以为然,并以为这就是培养了“杠精”。

上世纪90年代CCTV2有个针对初高中的综艺叫《第二起跑线》,里面一个环节就是辩论赛。当时辩论赛风靡校园。但是辩论题目,如即楼主所说的“伪命题”都算好的,还有那种根本无需辩论的观点,那才是打脑壳。

我遇到“诡辩”是读大一时,中文系搞活动就是辩论赛,我和玩的好的同学们组队报名。抽签时,我们的第一个对手就是:班干部群。因此主办方丢给我们的题目是:“对于别人提出的违心要求,是爽快拒绝?还是违心接受。”尼玛这还需要辩吗?“违心”这个词就已经代表观点了好伐!而且,我们组是辩“违心接受”。这不是送分题是啥?

当这个题目公布时,观众们都哗然了。不过,在辩论赛上大出风头的是我(甩头发):我首先甩了几个前提:对方辩友,假设一下,你打扮好开开心心走在去约会的路上,一个糟老头子被车撞了倒在地上,向你求助。你是继续开心去给约会你的女朋友?还是违心去送这个糟老头子去医院?对方辩友,假如你和朋友正参加你的偶像演唱会,但你的导师紧急叫你回来做一个项目,你是爽快拒绝?还是违心接受导师的安排……当时我的问题抛出去,底下的观众都拍巴巴掌。

但是,我们组还是被判输了,班干部组成的小队灰头土脸的赢了。就此埋下了矛盾,大专三年,我都是以“杠粗”身份不服管教。说话越来越阴阳怪气,朋友越来越少。

公知那一套:我和你讨论物理,你和我讨论哲学。我和你讨论哲学,你和我讨论文学。总之,辩论题慢慢就滑向了“诡辩”“撕逼”。

2022-01-08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