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痛苦不是来自物质本身,而是来自“我比别人差”的评价

【本文由“痴迷干饭的胃病患者”推荐,来自《为什么60后,70后,甚至部分80后的人没有躺平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躺平不是指完全没收入,而是指不竭尽全力的往上走。 比如从007转996,从996转885, 从高收入高强度到中收入中强度。从一线城市撤退到老家,从全力还贷住大房子,到从容还贷住小房子。 而且穷有穷躺,富有富躺,只要是不想着通过巨大的,不情愿的,甚至痛苦的努力,在物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就是躺的态度。

其实无论是物质还是休闲,都是为了幸福。当努力提高的物质,弥补不了高强度劳动和缺乏休闲带来的痛楚时,躺平也不过趋利避害的手段罢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部分还是选择拼,不是躺呢? 这里面的逻辑是,为了回避比艰苦的拼搏更大的痛楚。  

纯物质来说,吃差点,穿差点,用差点,何苦之有? 比得上007,996的痛苦?  问题是,真正的痛苦不是来自物质本身,而是来自“我比别人差”的评价,以及由此得到的来自环境的精神伤害。 外围环境的嫌贫爱富也罢了,自己无法摆脱的小圈子怎么办? 望子成龙的父母,依仗你的妻子儿女,你比别人差,他们就比别人差。 不是自己看得开就行了的。

所以还是中庸之道,努力到什么程度,成就到什么程度,努力的过程有多痛苦,带来的果实有多美味,其间得失,冷暖自知。

2022-01-08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