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绝大多数的东北人的房子靠电取暖就是扯淡

【本文来自《我家苏北的,睡觉就靠电热毯,为啥“禁柴封灶”的北方不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再讲一个故事吧,我的亲身经历。2010年为了供我读书,我家在村东买的老旧宅基地上盖了一个养猪的地方,那个宅基地是24cm的红砖结构,木窗2层,由于年久失修窗户漏风,所以用塑料布封了起来。

柴火烧炕取暖,晚上10点向灶坑里面放几块实称抗烧的木材,然后早上5点左右父母会起来重新点火烧炕。

冬天的风从木窗风里面刮进来,刮得塑料布呼呼作响。就算这么做,房子的边角位置还是会上霜,结冰。

如果一天人不在家,没有烧炕,回家的时候家里就和外面一个温度了,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水管会冻裂,水缸会结冰,蔬菜会冻坏。

所以东北冬天几乎一直在烧炕,不烧炕就什么都会冻上。

这就是为了么我们用不起电取暖。想想家里面要保证生活用的东西不结冰,就要一直加热。

一个1.5P的空调制热大概是1千瓦,一天就是24度电。一个月就是600度点。这就是300多块钱了。

一个农村的房子最小也要五六十平吧,需要3台空调,一个月是1000块钱了。

一个月1000块钱,这只能保证家里不结冰。在上海外面零下三五度,空调加热就不起什么作用。在东北零下二十度,空调根本什么作用都起不了。

前几年听说有电地热,一个月几千块的电费。我确实道听途说,但是以目前绝大多数的东北人的房子靠电取暖就是扯淡。没在东北的农村生活就不要瞎说。

目前东北主流的取暖方式:

1.烧炕,消耗木材,有污染,成本极低。

2.烧煤,使用热水循环,成本高,有污染,需要专人加煤。

3.老旧房屋改造,增加环苯板隔热层,政府牵头,成本低,无消耗,苯板易燃。

4.老旧房屋改造,增加前后玻璃房,获取冬天的太阳能,只有白天有效果,一次性成本高。

5.老旧房屋改造,增加前后塑料棚,获取冬天的太阳能,只有白天有效果,一次性成本低,透光性不好。

不是东北人傻,不烧电,是我们考虑过了,电取暖不经济。

2021-12-21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