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的宋某一有何资格批判中国学术研究不严谨
虽然我是半路出家,莫名其妙就投了历史系,但好歹也是历史科班吧。既然“这位老师的总体观点在于她认为中国各种学术探究都不严谨”,那我就好好来论证一下这位极其不严谨的宋某有何资格批判中国学术研究的不严谨。
第一,民国时期的身份证制度。
民国建立以后,没有搞起来过一次像样的全国性人口普查。南京国民政府在1931年12月仿照英、美户籍及人事登记颁布了中国第一个《户籍法》,但没有发放身份证,户籍登记的执行效果也非常不佳。1946年1月,民国政府内政部有修订《户籍法》,同年6月又颁布《户籍法实施细则》,开展全面户口清查、登记,对年满14岁的国民颁发《国民身份证》。现今可见的全国性第一代身份证一般颁发于民国36年左右(1947年),其中有编号一栏,民国政府这才给国民弄上了身份证号。(1936年,民国宁夏省政府制定“居民证制度”,但只执行了一年便不在推行。1940年夏,马鸿逵再次下令在清查户口,并在居民证制度的基础上制发“宁夏省国民身份证”,共签发25万份身份证。1935年数据宁夏人口40万。)宋某显然是对民国时期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在1937年时中国没有身份证号,蒋介石政府的国家治理水平十分低下,在某些领域甚至不如军阀。宋某让中国学术界找出1937年的身份证号,这真是强人所难,不过日本扶持的伪政府的“良民证”上倒是有编号。
(分别签发于民国36、37年的第一代身份证,号码一栏的形制不统一)
(汪伪政府颁发的“市民证”,编号在右上角)
第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人数。
宋某说:“中国的历史学家选了其中一个人的笔记上的30万,作为南京大屠杀的数据。”这种言论是对中国史学界极大的污蔑和羞辱。虽然在人数上还有些许分歧,而且这个分歧会永远存在,这是由历史学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在具体的数字估算上永远都无法达到毫厘不差。但是,30万这个推算数字是有据可依的,而不是宋某说的完全没有证据,难道原始人口档案比当时南京各界收集到的尸体更有说服力?这个问题有太多人驳斥过了,跟她浪费口舌简直就是自降身份。仅仅补一部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遇难同胞名录(共8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宋某要的死难者名字也有了。
第三,中国历史的长短。
宋某说:“这个中国历史学家解放之后瞎胡乱造出一个上下五千年,其实上不到三千年。”这种说法荒谬至极,又是对中国史学界的恶毒攻击。五千年历史之说最早见于清末,黄遵宪的《逐客篇》中有诗句“轩顼五千年,到今国极弱”。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二十世纪,黄遵宪取了一个五千年的整数,虽然《五帝本纪》为《史记》之首篇,但没有交代过黄帝的生活年代。“上下五千年”的概念通过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上下五千年》广泛传播。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千年历史本就不是史学界发明出的概念。但即便刨除掉传说的五帝时代,从夏朝开始算,中国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年历史。说不到三千年根本就是愚蠢至极,中国于1928年开始对殷墟进行发掘,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中国商代晚期盘庚迁殷的都城就在安阳,距今已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而在甲骨文献中发现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记载的商王世系基本一致,这更说明了《史记》关于商代记载的可靠性,目前一般认为商朝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而新近的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已经论证了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并得到了国际的承认(拜登也盖章了)。
一个所谓的高校老师,一边道听途说,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拿着各种怪论歪论攻击中国历史研究者,还美其名曰我是在批评中国做学术不严谨,我是为了中国学术界好,请问到底是谁不严谨?宋某那套自我感动的逻辑就是“抛开事实不谈,难道中国就一点错都没有吗?”的蹩脚复制品。我不否认中国的历史学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毕竟学无止境,但否定中国整个史学界无非就是想向公众兜售历史虚无主义,这是某些“好心人”的惯用套路。还要在日本没有深刻反省侵略责任的情况下摁着中国人的头去反思历史,她大概是不知道日本右翼学者还有哪些“日本发动战争是因为中国人讨打”的骚操作。
(日本右翼著作,作者田中正明曾担任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战后被判为丙级战犯)
(章开沅《到底是谁在制造伪证》,发表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我的老校长章开沅先生就是南京大屠杀的著名研究者,上世纪80年代他的研究重点本已从辛亥革命转向教会大学史,但在出国访学途中见到日本右翼歪曲、否定南京大屠杀后,于是选择辞去了校长职务,花费了大量精力投入到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中。自上世纪90年代初,章开沅投入到贝德士文献的系统发掘、整理和艰苦研究,相继推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南京:1937.11—1938.5》《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贝德士文献研究》等著作。宋某的言论为什么可以被定义为恶毒,是在为日本右翼张目,可以参考下面一段章开沅校长的演讲。
《章开沅:纪念南京大屠杀在中大演讲》选段:
你们如果到日本的新宿——一个很热闹的地方,这里有很多书店,随处都可见到大量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的书籍,其中就有攻击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谎言之类的书,而日本一些正派的、主持正义的学者所写的揭露历史真相、揭露日军罪行的书,只有少数书店可以见到。这就是今天日本的客观情况,同学们也许不清楚,而我常去日本,知道这一切,叫我怎能保持沉默!我就算年逾八十,走不动路,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下来。同学们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情。有些关心我的人常对我说,你这么大年纪,怎么还不退休?还一个人跑来跑去?你们历史系的桑兵教授就是其中一个。我知道这是好心,也可以说是孝心。但我觉得自己现在还行,前几年我每年冬天都要去日本,每次都免不了要跟日本右翼势力面对面地论战。这已经超越史学范围以外了。我想无论任何一个人,如果你掌握着这批资料,首先利用这批资料,而总有那么一帮人说这批资料是假的,这批资料的撰述者是别有用心的,是偏袒一方的,我相信你也会站出来作必要的辩解和揭露的。(2003年12月12日)
最后,仅为了历史的尊严,致敬那些南京大屠杀研究者,他们在阅读史料时独自承受了太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