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和它的首都万象,二者的译名是怎么来的,“南掌”又是何由来?

【本文来自《中老铁路将于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全线采用中国标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找了个小文请参考;

……

蔡文欉在他的《老挝》一书中说,老挝俗称挝家,而在《纪古滇说》中还曾出现“挝国”的叫法,老挝历史上曾出现一个以今天琅勃拉邦为中心的城邦国家,当时琅勃拉邦的名称是“Muang Sua”(译为勐斯瓦或勐骚等),为Sua族所建,后来老挝先民进入并成为了主要民族。而在东南亚,以首邑名为国名的现象很多,在老挝语中,“Muang”可以指城市、也可以指国家,因此“挝”应该是“Sua”的译名。

  蔡文欉还在书中提到,老挝民族又自称“Lao”,法昂王1353年在老挝土地上建立了统一的澜沧王国,正式以“澜沧”为国号,意即“百万头大象”。澜沧王国取代了“勐斯瓦”城邦国,于是我国明代人在增加了对他们的了解后,以这个国家主要民族的称谓“老”与“挝”复合称之为“老挝”,如同我国古人把“暹国”和“罗斛国”复合为“暹罗” (泰国旧称),而泰国人却只自称“暹”一样。

同时,老挝首都万象这一译名也让人十分不解,它与老挝语读音相差较远,也不是意译。而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称之为“永珍”,则明显是按照我国南方方言的音译。

  庄镇城说,在泰国、老挝,许多地名的中文译名都是按照潮州话翻译的,比如“寮国”“永珍”都是,另外泰铢的“铢”也是,“铢”在潮州话中读“puak”,与泰语原音“bath”相近,而到了普通话则差得有点远了。

按照老挝语的发音,万象为“Vieng Chan”,意思是“檀木城”。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挝语专业毕业生谢泽鑫在钻研后给出了他自己的译名,“垣栴”。

  谢泽鑫对新华国际客户端说,“Vieng Chan”中的“Vieng”是“有城墙的城市”之意,而汉语中的“垣”为“城墙”之意,也有“城市”的意思,而且音与“Vieng”比较相近。“Chan”则来自梵语“candanam”,我国古书中汉译为“栴檀”,因此老挝首都“Vieng Chan”的最佳译名应是“垣栴”,这个译名在发音与意义上都能做到贴近原文。

 “老挝,古不通中国”,正是由于这种古来有之的“不通”才有了这些不解与误读,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以及正在推进的中老铁路工程也许能彻底解决这种“不通”,让我们对这个国家有更多的了解。(记者杨舟,编辑陈立希,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

原文详见: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7/20/c_128038729.htm

说大象非常多,这个多少还有些依据。这个“南掌”是何由来哪? 请教一下。

2021-12-02
国际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美国救援人员刚到缅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关税战刚开打,马斯克:希望美欧建零关税自贸区

“拿出关税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负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