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拍这部片,他才没自杀
来源 | 摇滚客
Heal The World音乐:Michael Jackson - Dangerous
今日BGM,《Heal The World》,MJ
今天想介绍一部关于滑板的电影:《滑板少年》。
先别急着滑走,它不是那种典型的肌肉动作片。
它只是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
讲述了3个被生活欺负过的孩子,如何靠滑板抵抗住自杀、以及杀人的冲动。
这是我看过最自由的一部片,导演花了12年时间去跟拍身边的小伙伴。
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有人渐渐被生活磨平棱角,只在闲暇时玩玩滑板;有人靠滑板摆脱了只能端盘子的底层人生;
而本片的导演,踩在滑板上拍完的这部片,不仅拿到了豆瓣8.8的高分,更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我看完最强烈的感受是,除了当牛马外,有一门和赚钱无关的爱好是幸福的。
当我们无法遮住日渐松弛的肚腩、无法挽留日渐稀疏的发际线、当我们不可避免失去社会的话语权,能坚持一份完全不在世俗评价内的爱好,很难得。
但如果你坚持下来会感受到一种东西,那叫自由。
《滑板少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经济衰败的小城市,这里无人的街道简直是滑板的天堂。
其中三个男孩关系最好,因为他们都是为了逃避家暴而选择滑板。
三人里最吸引我的是小白的故事。
他是那种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里会出现的反叛者。
父亲想让他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律师或者医生,但他从小就对这套不感兴趣。
他用滑板反抗父权,换来的只有一次次毒打。
终于熬到16岁那年,他有了逃跑的能力,于是他走了。
先给自己租了个大房子,找来一群伙伴同住;接着找了个女友,马上要当爹了。
在他的规划里,自己马上就要向父亲证明:即使一辈子滑滑板,自己也能滑出一道潇洒人生。
可生活很快泼了一盆冷水。
养孩子、租房子都是需要钱的。想要钱,就没法滑滑板。
小白只能先选择活下来。
没有学历,他只能做出苦力的屋顶工。年轻力壮这份工倒也不算苦,他最难受的是有了正式工作后,自己就像个上了发条的骡子,不到点绝不能下班。
养孩子的辛苦也在他意料之外。
一开始小夫妻合作换尿布还算体验新生活,很快夫妻俩开始争辩谁付出更多、谁为家庭赚钱更多。
小白渐渐发现父亲的“牛马论”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为他好:既然都是当牛马,为什么不当个赚钱更多的呢?
小白准备重拾学历教育、找份好工作,过上他曾经最鄙视的那种精英生活。
可他发现自己连当牛马都没有机会了。
滑板曾是他抵抗世俗的工具,可滑板也耽误了他读书赚钱。人生可以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如今被老婆孩子拖着,他应该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夫妻俩因为育儿爆发的争吵越来越多,小白发现自己渐渐活成了父亲的翻版:
父亲打他,他也把拳头伸向了自己最亲的人。
他开始肆无忌惮的殴打妻子。
他总在喝酒,喝完酒就借口耍酒疯,耍酒疯就要打人。
第一次可能只是一个耳光,随后暴力不断升级。
第二天小白酒醒会露出愧疚,但不会道歉,相反双方都当作无事发生。
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他甚至故意抹黑妻子:
在朋友面前放出妻子被打后发狂的视频,让别人都以为自己娶了个疯婆娘,丝毫不提是自己把人打得发疯。
他终于活成了自己最鄙视的样子。
小白的经历,恰恰是《滑板少年》最动人的地方。
导演并没有采访小白的父亲。
但在长期跟拍过程中,你确实能看到父子间那种隐秘的连结。
小白狂爱滑板,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开了本市唯一一家室内滑板训练馆。“想做什么就去做”的父亲,是他的大英雄。
可随着经济衰落,父亲的滑板训练馆被迫关闭。生活的苦把父亲逼成了一个沉默而保守的中年人。
他开始像无数期待子女考上公务员的中国式父母般,逼迫小白考上律师或医生,成为一个稳定且体面的中产阶级。
这种转变在小白看来,就是赤裸裸背叛了信仰。
他那么坚持滑板,既是对父亲暴力的恨;更是对父亲的爱,“只有在滑滑板时,我才敢像小时候那样爱你。”
可惜现在小白也要面临和父亲一样的选择。
选择生活,只能放弃滑板。
他挣扎过,他是真的想靠滑板证明自己。所以他拉来合伙人,想再开一家室内滑板场馆。
可小白不是做生意的料。
从小被父亲家暴只让他学会一件事:遇事就溜。
他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直到滑板馆关门大吉,他才知道原来合伙人账单一毛钱没付,只把赚到的钱全卷走了,留给他一堆烂摊子。
他索性堕落到底,连自己养的狗都丢掉,靠着一个女人支付的180块机票钱,光明正大当小白脸去了。
生活会无情地磨去每个人的棱角,很多时候你越反抗,被锤得越惨。
生活像开了个玩笑。
小白过的这么惨,是因为玩滑板;
小白没有彻底堕落,也是因为滑板。
他曾经心比天大,以为自己可以靠滑板改变命运。他既要用滑板来反抗父权、又要用滑板爬上更高的社会阶级。
他对滑板索求太多,反而被反噬。
经历了这么多事后,当初一起滑滑板的三兄弟,黑人小伙是最有天分的,他成了专业的滑板运动员,有了运动品牌的赞助;
踩在滑板上拍摄的本片导演,日后会成为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导演。
相比之下小白的人生已经被定型了。
他虽然升了职,还是水管工;
他和新女友关系还算和谐,因为他靠对方养活。
但很奇怪,他又开始滑滑板了。
就像曾经他利用某个工作日的休闲时间,抱着儿子来公园滑滑板。
现在他爱在下工后滑上一两圈。
滑板可是个需要耐力和注意力的运动,你需要严格控制每根肌肉的运动,才能控制不会摔倒,这让你有了掌控生活的感觉。
只要滑板的轮子还在向前滚动,你的生活里就没有kpi、没有水电煤气费传单。你只需要控制好脚下的这块板,小心不要摔倒、耐心挑战每一关。
当你成功滑向终点,你知道这场和生活的硬仗,你又打赢了一局。
看完这部片,我可以理解任何小众爱好:并不需要被大众理解,我们只需像《滑板少年》的英文名那样:注意脚下。
小白找到了人生的疏解法,对于本片导演刘冰来说也是。
他不是要拍一部运动纪录片,他是想利用这部片回答一个可能会困扰他一生的问题:
家庭暴力。
滑板曾是他忍住不要自杀的工具。
他不明白为何母亲会忍受自己和儿子被一个烂人殴打整整17年?
可当他真的在镜头前冷静地提问母亲,他才发现能以一己之力扛起整个家的母亲,原来如此脆弱。
就像刘冰用滑板抵抗家暴。
她也需要人陪,即使对方是烂人,即使她只能从拳打脚踢里获得一点温暖。
因为我们都缺爱,所以我们即使相爱,也无法互相取暖。
我很喜欢电影结束,导演对曾经滑板三兄弟的处理。
此刻他们都已经是经历过生活打磨的成年人。
滑板对他们来说早已不是挑战警察、反抗父亲的工具,相反成了某种生活。
已经是职业运动员的小黑偶尔就对滑板很生气,但一天过去你总会又爱上他。就像那个爱他又会打他又早逝的父亲:
我爱他爱到死。
小白和前妻一度因为孩子的抚养费闹上法庭,现在他会按时支付抚养费。
冥冥之中他的孩子也爱上了滑板,这次轮到小白来上这场人生责任课了。
本片导演刘冰最后放弃了滑板,因为他找到了更爱的摄影。《超感猎杀》、《应召女友》都有他拍摄的镜头。
看到这里我很感动,这个世界上用金钱区分阶级,是快速且准确的。
但本片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你的人生可曾为热爱燃烧过?
影片的三个主角,黑、白、黄,世界肤色大乱炖;
他们生活在全美犯罪率第二的城市,想毁掉自己太容易;
长大后他们明显已不属于同一阶级,可每次聊到滑板,你知道他们是平等的。
生活再烂,可我们有滑板。
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因为在旷日持久的坚持里,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表演,而是真正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