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本《沙丘》这样明显右翼保守派的“科幻”,还不捧起来?

【本文来自《不断有人“洗地”的《沙丘》,是今年被误解最严重的电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是多看不起科幻?

先驱者?让19世纪那批真正的科幻先驱者情何以堪?

《沙丘》出版于65年。

但是,

50年代阿西莫夫已经开始创作“银河帝国”、“基地”系列了;

勒奎恩66年开始写科幻,69年《黑暗的左手》已经是社会学方向的科幻大佬;

海因莱因《星船伞兵》也是59年的;

苏联大佬——斯特鲁伽茨基兄弟《遥远的星虹》(附带一提,这么振奋人心的悲剧真的少见,社会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的星际时代是怎样的可见一斑)出版于63年;

“最可能得到诺贝尔奖的科幻作家”莱姆,最具代表性的《索拉里斯星》也出版于61年;

这批大佬商业化、思想性俱佳,就连勒奎恩这种不写传统所谓“硬科幻”的,其作品也在社会学、人类学方面非常专业非常“硬”;而最为晦涩的莱姆,属于看着很闷,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顶尖的大佬。

在这些人和作品面前,《沙丘》犹如误闯入化学实验室的踢踏舞者,被不知根底的旁人误以为也是化学家而已。

《沙丘》被捧起来一是那个时代正是两强争霸,群众对科幻处于憧憬但接触较少的情况;这么一部标明科幻背景,但所有情节和人物都非常脸谱化特别容易理解的作品,就比那些需要科学素养或者思维广度的正宗科幻更受欢迎;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阴谋论了,当年科幻界基本都是左派的天下,勒奎恩《一无所有》这种明目张胆支持苏联的书还不让米帝权贵们震怒?难得有本《沙丘》这样明显右翼保守派的“科幻”,还不捧起来?

2021-10-29
文娱 影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停购后,美国大豆真“爆仓”了

日本迎来首位女首相,特朗普:将上门催投资

“韩国十年前还第一,已被中国反超两倍多”

“在哥伦比亚,我们不接受国王”

“无论输多少血,不先缝伤口,都救不了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