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员在银行里算弱势群体,没有不服务的权限,要多一些互相了解
【本文来自《排老长的队伍,银行网点却只开一两个窗口办公,还能看到工作人员聊天说笑,合适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瞎扯几句:
在工行从人行分出来之前,除了中行,那就只有人行——这里请注意,人行是行政部门。所以人行网点是有很多政务和业务的,同时也是有服务的。
大小银行分出来之后,利润考核指标成了指挥棒,除了利润之外,还有基本金融服务和政策服务等一堆功能。比如,之前企业结算必须在银行办理,等等一堆事项。
银行必须满足综合成本和利润要求。而且要满足其他一堆要求,比如,你看起来把一堆钱送进去,过两遍点钞机,这两遍点钞机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又不那么快。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存大额的时候,比如存二十万,银行不能用八台机器给我同时点钞?然而按照规范,就是不能。拆你的捆,扔点钞机,点钞机张张过检……所有这些必须你要看着(可以不看),而且摄像头能看着的情况下才能办理。否则你说扔进去100张,里边只点出来99张,这就出大事了。同样,确认身份、核查手续、到你最终签字,这些都是必须流程——要保证你起诉的时候有足够证据。
银行给你提供账户存取款服务,是需要成本的,首先是房租,外边大堂和内部柜台的租金,装修,这是显而易见的成本,涉及的机具、系统,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成本,柜员的工资,也是成本。而这些成本,和超市一样,是按成本和业务分摊的。银行必须先保证有利润的业务(大额啊,vip啊之类的竞争性业务先办完,而且往往这些手续更复杂,成本更高)先办完,否则这业务就跑对手那里了。然后才开窗口办理普通业务。
对银行而言,一个柜员,一天能直面客户的,大概是4小时(这不是那么算的,七天28小时,加上早上要晨会,员工教育,上厕所,吃饭……每周40小时的法定劳动时间能给安排满了……)这4个小时能做多少正常业务?大概50笔业务左右——无论取100还是取10000(有正态分布算法的),所以,很容易算出来每单业务的成本————在一线城市核心区的窗口,每单业务成本可能飙升到两三百(当年在某地给测出来过七百多……),在经济低迷地区,每单业务成本可能降低到十几块钱。而ATM的成本多少?每单两三块钱。
同样,设置网点的时候,会用数据算,这个网点能有多少利润,同时会产生多少成本。建了8个窗口,这可能是当时设置网点时候拍脑袋,过了三年情况变化了,留3个人能保证含利润率指标的综合考评指标更好(对私窗口业务可能还是赔钱,但是不满足窗口业务挨的投诉更多),即便你有八个档口又能如何?你只能维持开一个日常业务,一个VIP窗口。
更同样,柜台里边三四个人说笑,就是不办业务,那可能是因为照顾同事,就这个同事因为种种原因,今年考核指标没完成,几天不办完20笔业务明天下岗……又或者这批人没柜员资质,或者和柜员资质互斥……各种情况都有可能。这和工业生产流水线不太一样。
——————————————————
银行和连锁理发不一样,办卡前一个态度,办卡后一个态度。而柜员在银行里都算弱势群体,收入低、工位锁死、处罚多、还要微笑服务,同时没有不服务的权限,干活可能还是负KPI……人和人多一些互相了解,少一些恶意想象。你要是真急,直接找大堂经理,说清楚,避开人群到私人银行窗口办,没啥的。要是真不急……那就刷刷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