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确实很重要,但我所不满的是,当下全文组合高考生“数学定院校”的命运
【本文由“成道之子”推荐,来自《高中文科生刚考完试,让文科生被数学主宰,有必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从作者这篇文章——确切来说是文章里的种种错误(主要是逻辑错误)恰恰证明数学的重要。PS:只是不知道作者是真的数学不好,还是出于对数学的不喜欢,从而导致了作者的文章(当然也包括文章所包含的作者的思维)显示出“数学“不及格。
哪怕是文科,数学的总分只占三大主科总分的1/3,只占所有高考科目总分的1/5(以总分750的通常或者旧考法计算),怎么就得出了”数学主宰文科“?
你非数学科成绩好,是能掩盖或者比得上数学科好的人,可怎么就得出了”数学再考试中的结构失衡“?这种逻辑,不就像你吃饭时主要用右手,所以左手就不必要存在或者运用了?这都什么逻辑!此外,许你非数学科成就好,就不许别人数学科成绩好吗?
还有,”中文系、哲学系等等,基本完全用不到数学“?中文系出身的人说的话、写的文章,结构混乱、逻辑关系错乱,就像作者你自己本文中的诸多逻辑错误,也能行?哲学系的人搞不清楚哲学的内在逻辑关系与思想思辨,只硬记强搬哲学的论点名言,也能行?
要知道,数学所代表的可不只是算数,而是包括结构、逻辑、辩证、应用的一整套的逻辑学。学数学,只学到算数与计算,而学不到其数学逻辑,就是完全的数学上的不学无数,哪怕是简单的算数加法,我们学的也不是具体的某个数字加某个数字,而是学诸多具体数字加法背后的数学逻辑。
有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察觉不到算数与计算,并不代表着其中不存在数学。简单的过马路的决定,写文章的结构与逻辑关系,生活中接触到的音乐与乐器,以及人们种种“觉得”、“估计”类的决定,背后都有数学。
你或许不明白,人类的每次进步,背后贡献最大的学科,就是数学,而不是什么物理学、化学。无论是纺织机还是计算机,亦或者是最简单的杠杆、滑轮、齿轮、车轮,背后都是数学。哪怕是文科的进步,背后最大的贡献,也是数学。比如,哲学涉及到统计、推导、思辨、论证等数学逻辑;高级的文学和艺术,也是建立在作者和读者具有良好的数学逻辑基础和发散思维的前提下的,否则没人能写和看得明白其文字;音乐方面,从音符、音阶到诸多乐器的大量生产乃至黑白双键的钢琴的发明,背后都是数学(乐器原来产量很低,全靠音乐素养好、耳力强的人去生产,知道人们归纳和弄明白了音符、音阶背后的数学关系,才能依靠总结出来的相对应的数学公式而大量生产出来的——没错,就是一个五音不分甚至耳聋的人现在也能生产乐器;而钢琴刚开始发明时只有白键,是数学的进步才添加了黑键的)。
总之,数学很重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数学,并不是你不明白或者觉察不到,就可以轻言低视甚至扬弃的。
数学确实很重要,我赞同数学对高端文科人才的重要位置,我所不满是当下全文组合高考生“数学定院校”的命运,为何这么说?
因为全文谁都能学,但凡你是一名努力的学生,在文科考试中成绩就不会被拉太大,问题就在这里,文科考试的特性和数学考试特性在结合中需要调整。
拉分不大,文科素养好的再多全文考试中任何学科所能形成的分差绝对不及数学,文科素养好的高分段学生难以像理科优秀的学生那样与一般学生拉开大的分差,这意味着你可能有一科数学但文学素养勉强能够到达不错的分数却压倒别人优秀的文学素养。
高中有教育的意义,但高考有它的选拔意义,面对高考的选拔性质,如此,现在的定位便使数学偏重了。
何况大学也要学数学呢?数学是一定要学好的,毋庸置疑,可是,一科数学就能压倒我在2-3科的努力了,深入学习文科终于显得不那么必要了,甚至很多文科生压根就不用去专门读很多书了......
另外,不是只有数学可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读书的过程中要花很多苦工在整理书的基本逻辑和思想感情的,我认为,要是数学要维持现在的现状,那么文科一定要难起来,抑或数学权重再稍微做调整,否则,一些真正的饱腹诗书的文科人才,是可惜地,被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