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对比完全虚构的文学作品,这种对比没有说服力
【本文由“星云”推荐,来自《《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好在哪里?终于讲清楚了抗美援朝的意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历史的天空》里的张政委、《亮剑》里的赵政委都是文学人物。李延年是真实人物,文学人物的描写是有限制的,比如赵政委为什么好像不懂军事,那是因为他是配角,作者为了突出主角李云龙的军事才能,把打仗的功劳全写到他的头上了。
而对真实人物,特别是作为这部戏的主角,更是要大写特写。你用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对比完全虚构的文学作品,这种对比没有说服力。
打开APP查看8条评论
评论8条
秋风
2021-10-14 07:11
听竹轩
2021-10-13 22:29
这里是我记错了,连长升营参谋了。不论是升官还是牺牲,后面的战斗都是指导员指挥的,不能得出指导员不懂军事吧。
我什么时候说指导员不懂军事了,后面的战斗不都是他指挥的吗?但连长作为营参谋长,在后面的戏里基本就没有军事戏了,为什么?突出主角啊,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正常写法。虚构的作品更是这样,谁是主角,谁就戏份多,他就是太阳,其他角色只能是月亮和星星。例如亮剑里赵政委,他的军事戏就必须少,因为主角是李云龙。
听竹轩
2021-10-13 22:29
秋风
2021-10-13 21:30
你看了没有?连长是升官了。
这里是我记错了,连长升营参谋了。不论是升官还是牺牲,后面的战斗都是指导员指挥的,不能得出指导员不懂军事吧。
秋风
2021-10-13 21:30
听竹轩
2021-10-13 20:31
因为连长牺牲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委要求必须懂军事,除了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指挥战斗的。军事主官牺牲后就得政委接手工作,不懂军事怎么指挥?
你看了没有?连长是升官了。
听竹轩
2021-10-13 20:31
秋风
2021-10-13 20:14
小说有主配角之分,有的戏份多,有的戏份少,很正常。《李延年》里面连长的戏份不就少的可怜吗?除了开始的一集多一点以外,后面当了参谋长后,就剩给李延年担心了,一个好主意都没有,你能说这是丑化我军参谋人员吗?
因为连长牺牲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委要求必须懂军事,除了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指挥战斗的。军事主官牺牲后就得政委接手工作,不懂军事怎么指挥?
秋风
2021-10-13 20:19
河山青
2021-10-13 20:04
秋风网友:你说的真不对!但愿你是对我军政治工作不了解,而不是别的原因。如果你确实想了解,简单方式,看看老战争电影,就知道我军政治工作是贯穿始终后。从纵队,即军师级,到连排班,直到战士,政治思想是印在脑的。稍微复杂方式,找几本前三十年出版的反映战争年代的文学作品,你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我只是说纯虚构的小说和真人纪实没有可比性,因为二者的写作手法是不同的,不能用纪实的标准去褒贬小说。至于我军政治制度,因为不了解,不敢乱发议论。
秋风
2021-10-13 20:14
人生的天与地
2021-10-13 19:16
因为那些畅销书作者根本不知道政工领导是干什么的,或者不想让读者知道。
反正战争年代评价政工领导的工作标准就是——看一个单位能不能刺刀见红/
在观看描写苏德战争的影视作品,一般是苏联政委第一个跳出来,并高喊“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乌拉!”一般这是第一波
如果再有主官挥着手枪高呼“共青团员跟我上”一手拿手枪,一手拿工兵铲的,就是军事主官了。这种情况就是政委和共产党员们在上一波冲锋中全部伤亡了。
我军的更不用说了,政治上没有成建制投降的,战斗中也是英勇作战
反正,政工干部就是牧师加监军加奖惩机制的这么一个存在。
小说有主配角之分,有的戏份多,有的戏份少,很正常。《李延年》里面连长的戏份不就少的可怜吗?除了开始的一集多一点以外,后面当了参谋长后,就剩给李延年担心了,一个好主意都没有,你能说这是丑化我军参谋人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