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里志愿军待命和冲击过程中的战术动作,满满的现代CBQ范儿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说说为什么当代中国大部分军事题材电影无法及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是的,很不爽,昨晚刚刷了长津湖,对比之前看的能文能武李延年,我个人觉得李延年这个除了枪火特效在稍微补强一点点就可以当电影用了,长津湖这个,我就不说什么思想啊政治啊什么的表现了...我看得最出戏的就是各种爆炸效果...一下子丹东被轰炸时B25丢下来的250磅炸弹落在我们那三位身边就变成了手榴弹的杀伤半径,一下子37mm坦克炮榴弹(装药0.038公斤)能炸出125mm坦克炮榴弹(装药6公斤)的效果,F4U双挂架挂载的是1000磅级炸弹(炸弹一发全重454公斤,含炸药240公斤),丢下来炸中吉普车时那威力顶多就81迫的高爆弹(含炸药约半公斤)...各种武器前后威力表现得一点点物理逻辑都没有...一边看一边只能安慰自己幸好其他95%的观众对这些方面都没物理概念,可以由得他们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而不尴尬
对了,我还要补充一下,长津湖里志愿军待命和冲击过程中的战术动作,满满的现代CBQ范儿...
志愿军用的是非自动步枪啊,又不是自动步枪,跑动中用据枪姿势双眼瞄准射击有意义么?!是能跑动中单发射击准确命中还是能用非自动射击的单发步枪进行中压制对方火力?
这都是冲锋枪手和轻机枪手随动支援的任务啊,还有后面的机炮排加强过来的重机枪的火力压制都不见了,前辈们在抗日及朝鲜战场上传承下来的步兵提枪冲击姿势已经是最优解了,非自动步枪的冲锋,直接持枪最快最利索的跃进,突击到有依托和掩蔽物时再据枪瞄准射击,效率远比进行中据枪射击效率高,就算没有掩蔽物而又要射击的话,也是卧倒射击啊,无脑硬套全是针对于自动武器的现代IPSC的姿势去用非自动武器,我个人也是看着很尴尬的...
对了,别以为M1加兰德是半自动就能用IPSC了,装着那0.30-60子弹的M1谁端着这枪跑动中据枪射击谁sha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