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和拍照,有巨大的差别,而不同制式焦距的比较又涉及到“焦距转换系数”
【本文来自《手机和相机,哪个拍照更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焦距和光圈的感念,你基本不明白。
手机镜头焦距6mm,是镜头的物理焦距,并非常说的广角焦距。镜头焦距差异带来的是视场大小、视角宽窄、以及透视效果的差异。相机是一个完整的光学系统,衡量镜头成像不能简单使用物理焦距。进一步说,不同相机的光路不一样,底片(感光芯片)面积也不一样,同一个焦距在不同体制相机上视角和透视可能差别很大。
举个例子,同样是45mm物理焦距的镜头,在手机上是正儿八经的长焦焦段,在135相机上属于标准的中焦焦段(视觉效果最接近人眼),若在胶片时代8x10大画幅相机上,它就是广角焦段了。135制式下,35mm再往下即进入广角焦段,超广一般要小于20mm。135制式的6mm,已经是鱼眼了像场是圆的。你手机上的6mm,依感光芯片大小不同在135制式下大致相当于30-50mm这个范围。
镜头焦距要在同一画幅(即感光芯片尺寸相同,或者“像场”相同)比较才有意义。为方便起见,不同制式的镜头都转换成“135毫米等效焦距”再来比较,即相当于135mm相机上的多少mm。
不同焦距,成像会有不同畸变,比如广角的“桶变”和长焦的“枕变”。现在软件纠正这个已经不是问题。长短不同焦距拍人脸,会有不同的变型。手机拍出来的人脸普遍变“窄”变“瘦”,是因为手机镜头焦距短,这是镜头光学特性决定的。
不同制式焦距的比较涉及到“焦距转换系数”。这个系数是两个相机(或手机)感光芯片对角线长度之比。标准的135全画幅CMOS是36x24毫米。你手机感光芯片,厂家恐怕都不提供尺寸参数。小得可怜。
举例说明“焦距转换系数”。同样是APS-C镜头,尼康的等效转换参数是1:1.5,即200mm的APS-C镜头焦距视角相当于135全画幅的300毫米,而佳能的APS-C转换系数则是1:1.6。这是因为尼康和佳能的APS-C制式感光芯片的尺寸有少许差别。
手机镜头的光圈普遍都比相机的大,原因在于手机镜头与焦平面的距离比相机要小得多,“有效光瞳”(光圈即从有效光瞳计算而来,是个相对值)更大,故此光圈都要大一些。
“1-2的大光圈”?你真敢说。光圈1和2镜头进光量相差四档,进光量相差十六倍。不过1.75和2则没有实质性差别。现在还没有手机镜头光圈能达到1。不是技术上做不到,成本会显著提高。是否理解“光圈”这个概念,可以衡量一个人懂不懂摄影,进一步说还有相机的F制光圈和电影的T制光圈。连光圈都不懂的人,不可能懂得控制曝光。
很多人看到这,已经晕菜了。而上面这些只是摄影光学入门级别的东西。摄影和拍照,即便在今天仍然有巨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