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次301调查,师出有名否?
1985-1995年,美国对日本开展了共计24次301调查。一般认为,1994年世贸组织成立,美日贸易纠纷就不再通过双边谈判进行了。
但还有个说法:1995年之后,日本GDP增长势头基本消失,美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部分半导体行业具有相当的优势,并企图建立一个强大的航空航天和卫星通讯行业。但是在1989年和1990年的日美贸易谈判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强迫日本取消了发展自主通讯卫星的项目。同时,美国要求日本全面放开国内航空航天市场,基本消灭了萌芽状态中的日本航天行业,从而导致日本错过了后来30年中芯片、网络和航天通讯领域飞速发展的宝贵机会。现在,日本半导体唯一的龙头东芝,也几乎要失守了。
而这一切的起因,是几台数控机床。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与公安调查厅突袭东芝公司总部,逮捕了铸造部长林隆二与机床事业部长谷村弘明。随后传出了令人震惊的消息——东芝1983年违反“巴统”规定,向苏联走私高精度数控机床!
原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北约各国的海军就纷纷报告称: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美国怀疑苏联从“非常规渠道”获得了先进技术,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调查。直到1985年12月,苏、日秘密协议当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并愤而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的交易。美国人这才“惊觉”,开始向日本政府施压,同时自己动手搜集证据。
诡异的是,东芝最终是通过挪威一家公司完成了机床出口。但当时群情激奋的美国议员只忙着砸东芝产品,大多对这家挪威公司视而不见。
东窗事发后,挪威政府堪称胆战心惊——一边向美国指天发誓,一边直接处罚和干涉这家公司,一边以从事窃取科技情报的间谍活动为由驱逐苏联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贸易代表。毕竟若是翻旧账,挪威早就违反“巴统”规定向苏联出口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了。尽管如此,美国媒体依然将此事命名为“东芝事件”,说起来都是“东芝如何如何”,几乎把挪威排除在外。
于是,以日本“资敌”为由,美国顺理成章地在美日贸易上动刀子了。但有个问题被刻意忽略了:苏联是靠日本的机床实现潜艇技术突破的吗?
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东芝违规向苏联出口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直接提升了苏联潜艇相关部件的加工精度。换句话说,苏联没有高精度五轴数控机床,“技术全靠偷”。
但苏联真的没有顶级机床吗?
根据“能源”火箭生产方Техномаш的公开资料,1970年他们就制造出了СФП13五坐标(即五轴)机床。在1984-1987年,他们还制造了СМА381五坐标机床。
同时,苏联加工图-160的ЛР366Ф3型机床,也是五坐标机床。
而且,“苏联潜艇的相关部件”指的是“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根据美国的说法,这个部件苏联是靠高精度日本机床搞定的,也只能靠高精度日本机床搞定。
翻一番苏联的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四种带有此部件的潜艇:
949A型“奥斯卡II”巡航导弹核潜艇,1982年7月22日开始建造,1985年3月3日下水,1986年9月30日服役。
945型“塞拉”攻击核潜艇1型,1979年7月20日开始建造,1983年7月29下水,1984年9月29日服役。
941型“台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第二艘TK-202,1978年4月22日开工建造,1982年9月23日下水,1983年12月28日服役(一说1980年10月1日开始建造,1982年6月24日下水,1983年12月28日服役)。
667БДРМ型“德尔塔IV”弹道导弹核潜艇,1981年2月23日开始建造,1984年3月7日下水,1984年12月29日服役。
以上四种潜艇都在东芝机床走私前建造乃至服役,最早的在70年代末就设计完成并批准建造。所以,苏联设计师都是神棍,能够准确预见到82年12月到83年6月可以从日本人手里弄到五轴数控机床?
当然不是,苏联潜艇的静音降噪是苏联机加工和材料科学发展的结果。
例如磁性研磨加工——这一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工程师Kargolow于1938年提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有不少学者对磁性研磨加工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磁性磨料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上做了很多工作。在西方,直到20世纪80年代,磁性研磨才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美国的磁流变研磨也是苏联长期研究的成果之一:苏联解体后把工厂、研发人员、技术工人直接打包搬过去的。
电解加工也是苏联强项,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就生产出带磨料的超声波钻孔机床,以及柔性电解仿形加工机床,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02mm,表面粗糙度可达到0.2-0.6μm。
苏联的多轴数控机床技术确实有所欠缺,但超精密加工领域堪称成绩斐然。硬说这样水平的苏联工业要靠日本机床才能满足加工七叶大侧斜螺旋桨的精度要求,怕是有点不讲道理了。
现在,请各位重新思考一下文章标题:24次301调查,师出有名否?
资料来源:
从东芝机床事件看,苏联为什么没有做出顶级机床的能力?——知乎用户kgb1986、剪刀断了的回答
“东芝事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