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52的缺点也很多,唯一优势是它已经完成海上使用化改装了,直10还啥都没做

【本文由“SIORAA”推荐,来自《亚洲特快:卡-52能登上075甲板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但是反过来讲,卡52的缺点也很多。

首先虽然采用了同轴反桨设计,不需要尾桨,但卡52却设计了很长的机尾,可能是气动控制考虑,反正,他有机尾,导致总长并没缩短多少,所以比起常规直升机在这方面其实并没优势可言。相反同轴反桨设计使他在高度上比常规直升机高,导致他根本没办法在其他国家的两栖舰机库内装载。埃及能用是因为那两艘船本来就是为俄罗斯造的,机库高度是加高的,当时新闻有特别提到这一点我印象深刻。

并列双座设计,导致地面上看卡52面积显著大于其他武直,不利于生存,这是设计上的先天性失败,当年设计卡50是单座的,结果想法过于超前严重失误,被迫进行双座改进的无奈之举。设计上的瑕疵品。

同轴反桨设计先天性的危险已经被证实了,虽然俄罗斯声称已经解决了,但其实根本没解决,因为并没在物理上进行解决,根本解决不了好不,他们是通过加入软件限制来解决的,也就是说,直接软件控制不让飞行员飞高机动动作。所以在机动飞行上,卡52先天不足,肯定是比不过直10了。这和我们引进卡28卡31等辅助直升机不一样,因为后两者根本不需要机动飞行。

卡52的机体较大,这是个优点,可以装载更多的设备,对于海军使用是有优势的,但是俄罗斯落后的电子设备和巨大的体积抵消了这一优势,除了多出的雷达外,卡52现在的信息感知数据能力还不如直10。如果引进后进行全面电子设备国产化升级,那为什么不直接在我们自己的直10上做?

内油多是个优点,但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对直升机而言,航程再远能远到哪去?够用就行了。实在有需求,可以上外挂油箱啊,可以中转落地加油啊,还可以空中加油啊,美帝就是,我们虽然还没发展直升机空中加油,但发展不就可以了,有什么难的。

和引进苏35不同,苏35的引进有一些特别的原因,苏35的电子设备与印度的苏30mki基本雷同,可以借此摸透印度主力战斗机的电子战能力,且苏35刚出的时候,价格适中,电子设备现代化,对抗3代机够优势,对空对敌双重任务,这简直是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的理想换代机型,如果我们不买,印度越南等国引进了呢?所以我们抢先引进,同时还特地要了原配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然后解放军拿来对练,你看,人家还怎么买?但卡52我们周边谁会买呢?

卡52唯一的优势就是这是货架产品,已经完成海上使用化改装了,直10还啥都没做。光一个防盐雾处理就得伤筋动骨修改一阵子。

但这个事情,我们早晚都要做,我们不可能接受在关键武器上被人卡脖子。那为什么我们不早点做呢?

不要忘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虽然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变好了,我们也买了很多俄罗斯武器,但俄罗斯在一些关键武器上,仍然配合西方对中国实施封锁。武直就是其中一个关键装备,直到直10研发成功前,我们多次尝试购买米28和卡50的,但俄罗斯连米24都不给卖。直10研发成功后,俄罗斯想卖我们也不要了。

2021-09-15
军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