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哈耶克之后的经济学大家尚未出现?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被一些西方人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1883-1946年)
(熊彼特,1883-1950)
据说,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政策无不受到此人经济学理论的熏陶或影响。
然而,作为西方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的彼得.德鲁克(1909-2005)更赞赏的是与凯恩斯同时代的非主流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无疑,如今看来,与凯恩斯相比熊彼特才真正称得上当代先知。
凯恩斯之后,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影响深远的当属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又译为海耶克,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1991年,获颁美国的总统自由勋章。
据说,哈耶克的经济学思想曾经显著影响到了1980年代英美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政策取向。至今,仍大有余音绕梁的味道。
但是,2008年之后,哈耶克的思想主张确实也再次遭遇历史的挑战。
哈耶克之后,真心维护资本主义市场价值理念,而又能有所作为的人又将是谁呢?
尽管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1943年2月9日-)于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且其理论正被广泛关注,但若就哈耶克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贡献而言,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
自誉为旁观者的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也已经去世了10多年了。然而正是在这过去的10多年里,世界格局发生一次无法预料的时代巨变,面对世事沧桑,经济学家们不是六神无主,却是手忙脚乱。他们大多数至今仍没有觉悟到德鲁克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并一再努力揭示出的这种时代的社会结构的巨变。
经济全球化远在2001年之前就已并非新生事物。
全球化的经济与所谓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二战”后至今仍连绵不绝,尚看不到未来前景将如何。毕竟,各个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就已够经济学家们挠头的啦,更不要说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谁能保障,如何解决?
小小世界的环保问题尚未解决……宇宙移民纯属臆想。
国内经济学界多数长于批评,少数长于赞扬;踏踏实实,甘于寂寞,认真展开现代工商业实践探索与基础经济理论建设的少之又少。
新冠疫情肆虐蔓延至今,全球已有四百六十多万条人命命丧黄泉 —— 难道只有我们中国人觉悟了,真正懂得何谓“人命关天”—— 经济学大佬们对此也会有所反思,并作出一些必要合情合理的解释吗?……如果说这世界上果真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经济规律”的话,又有何不可的?
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社会老龄化已趋严重(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发展矛盾和问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社会老龄化亦势将接踵而至(其未来影响程度,难以预测)的今天,经济与社会,资本与金融,文明与伦理,科技与军事……问题的各种理论讨论,还需要继续分野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