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本身就有局限性,脸型身材都决定了他们的路子
【本文来自《以前拍古装剧有一套严谨的选人机制,现在很多人只是为了“刷脸”》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说的没错啊,支持你,我们的观点其实是一样的,我回复是针对楼主所引的香港过去的明星举例而举例的。香港地少人多,内卷严重,只是当时东风好莱坞锋芒下不显现而已,但也的确挖掘了明星的很多可能性,凡是明星都可以是歌影视三栖。
而80-90年代先别说剧目少其实演员也比不上90年代的多,很多时候选演员还得下基层海选,80年代比较少,但是90年代开放民营资本进场就剧增了,那时候是个演员基本都有饭吃。关键是国内剧传统上是以作品为主线的,所以在各个方面很注重,只是当时没钱,后来资本加强进去就越来越不了;而当时的香港也不说不以作品为主,只是资本一味求快啊,很多时候服化道很不注重的,(相对注重也就李翰祥等有限几个)但是大陆台湾海外的华人明星都涌进香港,一时辉煌,发挥余地很多,选择也多。
我之前没说明白重点,重点是,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古装脸或者现代脸,有些传统温婉,有些活泼明快,关键服饰妆容是得在剧情的范围内依据其特点来好好发挥,只是很多时候没有注重服化道这块,还有灯光等效果,拍出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还是有的,古装脸比如乔振宇,在古装里是很多人的白月光,但他一旦现代装,就泯然众人,一是脸太小,二是体型缘故,撑不起来那种西装革履。
吴京也是一样的,他就是那种娃娃脸,少年感很强,他穿贴身长衫的时候拍古装就很帅,所以他以前的剧大多都是弟弟类的角色,比如跟俞飞鸿演的那种养成类,如果演现代剧也只能穿紧身一点的,比如迷彩服,拍战狼的话需要留胡子,才能看起来更成熟。
演员本身就有局限性很正常,脸型身材都决定了他们的路子,虽然化妆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演员本身的底子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