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相声需要三个因素:有闲钱的时代、有能力的演员、有底蕴的创作班子

【本文来自《当年郭德纲有老段子翻新,也有相声式脱口秀,但后来创作跟不上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确实,好相声需要三个因素:有闲钱的时代、有能力的演员、有底蕴的创作班子。

建国前二十年,社会百废待兴,人们需要文化生活;侯宝林等人在旧社会就已经是“腕儿”,能力无需多言;老舍等人参与改编相声本子,去粕存精,这才有五六十年代相声的发展。

八九十年代也是先因为社会变革催生了消费升级;老相声演员进入体制后带出来的弟子正好也经过了历练走入成熟;加上你说提到的那些有底蕴有生活的编剧,成就了那一波相声的中兴。

德云社的兴起还是一样,消费社会娱乐心态导致人们舍得花钱,郭德纲的基本功不错,这从他的柳活可以看出来,加上前期他大量改编老本子,实际上是掩盖了他编剧实力的不足。

我之所以对目前相声的发展抱有谨慎乐观,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当,包括不少正经上过大学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提升了这个群体的创作能力。

当然,我们还需要看到,前两个相声繁荣的时期,在创作上有个很明显的“群体创作”特征。大量的“文工团”等单位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创作班子,能很快地完成从生活采风到故事编写再到文字凝练的全过程。

目前相声社团遍地开花,经过几轮淘汰和合并,应该会使分工更为细化,逐步形成成熟的创作班子。那时才是相声真正走入繁荣的时候。

所以,目前德云社这种走偶像粉丝的路线,繁荣只会是昙花一现,是条死路。如不改变,我是不看好他们的。

2021-09-03
文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却试图破坏”

欧盟放话:不赔钱,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别要了

“中国要告诉世界,能把大国竞争变成可控的相互依赖”

“印度肯定在庆祝”,贝森特都怕美国“遭报复”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上合峰会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