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男德代表?小看他了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最近内娱择偶新模板是谁。
不管你答不答应,飘要说,李承铉。
初舞台《天上飞》,和一公表演《yellow》,都能排上《哥哥》最好看好听的舞台Top3。
我不允许还有人没看过他的初舞台
但,除了舞台表现力。
这个男人,更多的,还是赢在了人格魅力。
《定义》上,一段做全职爸爸做到抑郁的真挚感悟,看得人很难不叹一句难得。
对于母职有真实体验,又有真实感悟的男性,少,实在太少(重点是颜和审美还都在线)。
一群人都涌到了戚薇那,问这样的宝藏老公哪里找。
戚薇一句:我的快乐不止这些,又留下绵长的遐想余地。
好的。
李承铉这个感性派的男人,成为了最新的內娱择偶模板。
不得不承认,打动女性的男人类型。
真的变了。
必须来讲讲这个男人。
前几年婚综横行,明星CP遍地,戚薇李承铉这对,当时其实没很击中我。
虽然这是一个对独立女性们很受用,女主外男主内,很典型的女强男弱CP。
当年,李承铉在这对CP里的标签是:怕老婆。
会看老婆脸色,会跪下给老婆化妆。
而戚薇,则有一个更响亮的,被向太盖章的名头:调教有方。
留下一句,令女性啧啧称赞的金句——
真爱永远不是遇到的
是养成的
如今回过去想,倒又想深了一层——
话虽是,但,真不是谁都能养成的。
这个人,首先得有一定的配合度。
但这配合,又不能是糊涂马虎的逆来顺受。
而是一种从善如流的内化能力。
总结说来,就是主动的共情态度、积极的沟通意愿,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和看法,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态度。
如此,这配合才是一种主动思考的结果,是积极的、有可持续性的。
李承铉刚好是这种,强内化型的人。
他不是全然没主意的人。《我家小两口》上他打电话去定游船,价格太高,两口子被劝退。
戚薇让他直接说不需要,利索挂电话,李承铉很轴,坚持自己细腻的沟通风格。
拉着戚薇把自己的考量说了一通,居然把一向强势的戚薇都说愣住。
《我家小两口》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糖,不是李承铉对戚薇言听计从的种种。
而是戚薇带他去给自己姥爷扫墓。她和姥爷感情很深,而李承铉此前从未见过他。
在车上戚薇随口说了一句:妈咪(戚薇妈妈)是最像姥爷的一个孩子。
李承铉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点让他很难过。
戚薇解读道:因为看到妈咪就像见过了姥爷一样。
随即李承铉情绪上来,眼泪下来,开着车,想克制情绪:“下次再说吧。”
戚薇拿纸巾给他擦眼泪,擦完没丢,用同一张纸巾把自己的也擦了。
这一段,其实比此前种种大花字的撒糖,更甜。
因为显示出的羁绊,难得。
天下眷侣何其多,但时常在同一频道,能认真地咀嚼同一份感情的,则少。
何况,戚薇的姥爷,和李承铉素未谋面。
爱一个人不难,但连同她过去的经历都爱的。
这觉悟,已经能被称作一种能力。
作为伴侣,李承铉迷人的点,正正在此。
在关系中,他情感能力,实在高于男性的普遍水平。
由于天生感性?
不全是。
李承铉的高感情能力,或许很大一部分应在于:
他把感情生活,当作一个必要的人生课题。
由于男性性别默训崇尚“感性压抑”,这种“把感情当回事儿”的认知,在男性群体中,往往会被看低。
因此,谈及感情、婚恋问题,李承铉一口中文不甚地道,但观点却很地道。
他说和戚薇两人,经常搬张椅子在厕所里玩。
一本正经道:夫妻我觉得也需要有谈恋爱的时间。
谈及棘手的婆媳相处问题,众人都从两个女人切入。
唯有他提出,儿子这个中间人的角色,才是关键。
这种对感情问题的认知水平,是把感情问题当一回事后,主动思考的成果。
是一种感性+理性的平衡产物。
对于感情问题,李承铉有清晰的解决意识。
两人相处出现问题,他一定要摊开了讲,找到解决方法。
戚薇有时候都受不了他这种啥事都要掰扯清楚的轴劲。
而,主动沟通,不囤积、掩埋相处问题,对于男性来讲,几乎是一种稀缺的美德。
传统性别文化孕育出来的男性,普遍采取的做法都是,“混过去”。
但,要知道。
大多数情感地狱,包括亲情、爱情,几乎都是这种,不沟通、不解决,经年累月的浑浑噩噩导致的。
所以一个具备高伴侣价值的人,应该是无私吗?
从李承铉身上,飘得到的结论恰恰相反。
他一定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私”。
或者说,要有自省和自我需求的关注。
他也渴望从情感关系中得到自我提升。
李承铉的自我画像无疑是清晰的。
这也是《定义》中的他,圈粉的主因——
对于各种人生主题,他都能给出强个人色彩的答案,很少模棱两可,或是套路性的答案。
他很清楚自己的人生要什么。
他也有事业理想,但并非一提事业,就是“越红越好”。
他看得清顶流艺人背后标注的价格——牺牲自由。
欠缺自省能力者,之所以迷茫,恰恰在于看不清每件事物背后的代价。
一个人对自我做过功课,对于一段关系,是绝对必要的。
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具备真正爱上一个人的能力。
否则他永远只能以性别规训中,大多数男性的标准去定义自己的对象有没有价值。
而“大多数人的标准”,往往都是功利的、盲目的。
没有“私人品味”的人,难懂“珍惜”二字。
皆因他人生中的所有,都未过自己的心和脑。
全是文化、社会、周遭替他挑选的。
这段时间,李承铉的“懂事”发言,为他博得了一个戏称的美名:当代男德楷模。
虽是戏称,但飘不能全然认可这个词的意味。
因为李承铉打动女性的点,不在他足够卑微。
不是他会看老婆脸色说话,更不是他会跪着帮老婆化妆。
如果把李承铉的伴侣价值,理解为做小伏低即可。
那么戚薇这方被捧得再高,也不过是由于她掌握了家庭经济命脉,因而得到男方不得已的虚伪臣服。
卑和亢,往往是一体两面的。
李承铉打动女性的点,应该是在于,他是真的来与你携手把日子过好的男人。
怎么把日子过好?
那就是让夫妻双方都拥有完整的人生。
不必为彼此、家庭,割舍掉任何一个维度的体验。
所以李承铉不把全职奶爸的经历定义为一种牺牲。
而是和伴侣之间的一种合作,是责任与时间的合理分配——
我老婆为了生女儿
把她最黄金的时间付出掉了
男人的事业生命线比较长
会比女性长
我这几年时间在家里陪孩子
等她上了学之后
我可以再重新开启我的事业
现代婚姻时常使夫妻双方宛如走独木桥。
女方必须为家庭牺牲掉事业,男方必须成为家中经济独梁。
如此分工,虽有效率,但未免太把人当作机器。
使得男男女女的人生体验,都留下了遗憾和不完整。
所以为什么说李承铉是真正想过日子的男人。
首先他有把伴侣真正纳入自己人生版图的合作意识。
其次,他对夫妻二人幸福的理解,并不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虽说戚薇和李承铉这对的结合,当年有一些道德灰色事件。
但以发展的眼光看,这对身上,我至少能看到一种合作过日子的理想图景,夫妻双方真正为彼此、为自己人生幸福考量的意识。
李承铉做全职爸爸,蒙受“吃软饭”的心理压力时,戚薇骂醒他——
你不也一直在工作?
那要不然,是谁在照顾李乐祺?
爱与被爱,本应是人的本能和原始渴求。
但现今,很多人开始避之不及。
恋爱脑被批,搞事业要紧。
现代人恐婚的原因,或许不是害怕付出,而是难以找到有伴侣品格的对象。
是害怕遇见,以付出为名剥削你人生的伴侣。
是害怕遇见,说着爱,其实根本不尊重你作为人的权益和感受的人。
是在爱这个领域里,你真的很难遇见一个真诚、有感情能力,有合作意识的人。
飘写过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里,争议最大的一对问题夫妇。
女方朱雅琼所控诉男方的作为,细小而尖锐——
我想起了我们倆结婚的时候
我给自己化了个妆
希望自己看着好看一点
然后他跟我说
你好丑
细小,是这样的伤害,仿佛鸡毛蒜皮,看似不值一提,说来无人能解,都要劝你宽心。
尖锐,是这样刺痛人心的尖锐,挤满日常的每个缝隙,密密麻麻,直至把一个天生感性、感情丰满的人,都耗尽——
男方老王,从来不愿意提供给自己妻子情绪价值,哪怕知道她天生浪漫,却连一个婚礼都不给。
他公开鄙视仪式感,连两人相处的很多细节,都记不得。
黄执中在点评他的时候,一语中的——
他其实也并不怎么爱自己。
对于很多男性来说。
他们心中的求偶地狱,永远在车子房子票子,陷在“老实人”的自嘲里,怨天尤人。
而所有这些,其实不过是按性别文化中,大多数人的标准设立的,自缚地狱。
他们很少想过自己是谁,在感情里的个人需求是什么。
他们不把情感体验当作人生中的一个必要事项,仅仅把婚恋当作一项作为人生赢家的KPI。
并且,美其名曰:大气。爷们。
当一个人泯灭爱的能力,是一种无奈。
当一个人以泯灭爱的能力为荣,便是一种悲哀。
在主动把情感能力作为人生累赘丢弃时,人必定是阉割了一部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