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学生压升学难度大,是个伪命题

【本文来自《我妈曾经有个学生外号“才高八斗”,不是因为天赋高,而是他复读了5年高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当年大学招生率才5%不到,对于应届生来说,更可怕的是他们要面对比应届生数量更多的复读生。

现在考不上大学至少还能找份工作,那时城里学生家里没有关系的,毕业就是失业,是真失业而且工作机会及其渺茫。除非国企招工,然而国企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家里有父母在国企而且愿意提早内退让儿女顶替,但那时谁家不是几个小孩?

至于农村的,虽然考不上还能回家务农,但就是因为有退路,除非成绩非常优秀,否则初中就被劝一波考中专技校,高中再劝一波考中专技校,家里经济条件宽裕的农村学生有多少?

能坚持到高三而且成绩及其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我妈曾经有个成绩极好的农村学生,整个高中阶段每个月步行几十公里回家背米背咸菜回校,而像他这样的学生,不仅仅是靠家里支持,而是整个家族甚至村里支持着才能坚持十多年的,所以,对于他们这样的学生来说,压力非常大学习很拼命的。

至于你说找到合适工作?很抱歉阿,那时的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分配安排工作,甭管专业对口不对口都得干,我妈一个学生机械专业的,回县后分配去粮站了。

城里无数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不是他们不想干活,是根本找不到工作,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严打的犯罪分子就是来自这些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的待业青年,不管是在别人眼里还是他们自己心里,没有出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

多少人读到高二高三觉得自己成绩无望大学去考中专了,跟那时比,现在叫个屁的卷,那时学生卷是生存问题,现在的卷是择优问题,两者的区别就像战乱地区与和平地区对食物的需求,前者是为了活下去得拿命来拼,后者是吃得更好更精致而已。那时考不上大学自杀的屡见不鲜,现在有吗?

卷的本质是什么?是资源竞争,不同学历意味着工作后在这个社会的物质分配链上处于不同位置,丛打工者的角度而论,初中学历、高中学历、中技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硕博学历(同等学历又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平均收入是呈阶梯状的。现在的学生努力学习不就是为了在这个分配链上爬得更高能获得更多资源么,但无论如何,这只是希望日后能过得更好而非生存压力。

一个物质丰富到需要供给侧改革需要去产能的时代和物质贫乏别说解决工作连食物都限量供应的时代比内卷?

所以阿,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学生压力大升学难度大内卷剧烈就是个伪命题。

2021-08-29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又软了: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

“这边建议俄乌按当前战线就地停火,都宣布胜利”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白纸黑字!荷兰还狡辩:想和中方谈谈

法媒感叹:整个中国都在以这样的精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