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2000多人死亡、上万人受伤的海地大地震,为何让塔利班夺权的消息彻底碾压?
作者丨枫叶君
来源丨枫叶君评(fengyejunping)
据海地民防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海地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现已升至2207人。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评论,这次规模为7.2级地震的灾害波及到海地全国120万人,其中包括54万名儿童。
对于海地这个穷国来说,这次大地震的损失惨重。加上上月该国总统莫伊兹被刺身亡,更让人觉得祸不单行。
尽管联合国秘书长很关心,但是相比在阿富汗发生的塔利班重新夺权,人们对发生在海地的这场大地震几乎很少关注。海地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8月14日,而在阿富汗,塔利班于当地时间8月15日进入首都喀布尔,推翻阿什拉夫·加尼领导的阿富汗政府,时隔20年后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两件事几乎前后脚发生,但是国际媒体对塔利班夺权,几乎是全天24小时跟踪报道,而对海地发生的大地震,则只是进行了一般性报道。从人们的关注来看,两者更无法相比,前者牵动了眼球,而后者基本被无视。
单就死亡人数来说,别说进入首都喀布尔,就是把阿富汗在全国攻城略地死亡的人数加起来,也没有海地人被地震晃了这一下死的多。
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和人们的逃生,不管是从美军C-17运输机上掉下来的,还是在轮舱里被起落架碾压致死的,也不管是不服从喝止而被美军击毙的武装者,还是想拼命逃往机场而被塔利班打死的阿富汗人,都给人们留下了强烈的震撼感。特别是阿富汗妇女恳求美军,隔着铁丝网递过孩子的画面,更让人感觉到生离死别的悲伤。
要说死伤,海地这次地震非常严重,缺胳膊断腿的,父亲没了孩子的,孩子失去了妈的,比比皆是。要说场面,那比喀布尔机场的景象更悲。
然而,人们还是觉得阿富汗正在发生的一切更惨。
当然,这与美国有关,与阿富汗战争结束有关,与美军撤出阿富汗有关,塔利班重新控制全国,未来阿富汗形势会如何发展,是否会有别的大国来填补美国撤出后留下的势力空间,塔利班是否会故伎重演,让阿富汗重新变成恐怖分子可以利用的藏身地,这都不好说。
不过,伤亡惨重的海地大地震被塔利班轻松夺权彻底盖住,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性质不同,前者是自然灾害,是老天爷不经意打的一个喷嚏,而阿富汗的情况,则是人为的变天和灾难,它意味着一国人将因为局势突变而被迫置于一个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严苛内核的组织的彻底控制之下。
比较一下,到底谁更恐慌?是海地人,还是阿富汗人?海地人在地震中逃避的惊慌,与阿富汗人冒死逃亡的恐惧,到底哪个系数更高,哪一个更对人的内心造成巨大的冲击?
地震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男人抗震救灾,至少不用留着胡须,不用担心是否给美军当过翻译、给英军做过饭,女人也不用把身体捂得严严实实,头用围巾蒙起来。收拾残砖碎瓦累了,可以听听收音机,让音乐洗去身体的疲劳。等小学校恢复了正常,女孩们可以和男孩子一样去上学。
海地是个穷国,政治上也不稳定,但是,起码没有喀布尔机场夺路而逃的那种恐慌。
可是,眼下的阿富汗则不同。被困住而无法到达喀布尔机场的西方人身处险境,那些为美军和北约部队工作过的阿富汗人更面临性命之忧,电台的女员工吓得回家了,酒店大堂的音乐声戛然而止,音乐家把自己的乐器毁掉,唯恐这能出声的物件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这一切均因为国家变天了,塔利班像当年的胡汉三一样,又回来了。“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现在,塔利班面对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一双双大小眼睛,自然会表现得包容、开明一点,如同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上周四北京记者会上一语点醒梦中人的那句话,“如今的塔利班比上次执政时期更加清醒和理性”。这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阿富汗人,马上就要进入政协礼堂,商讨国家重建的大政方针了。
可是,塔利班不是从选票箱里出来的,是被美军赶下台之后,在山沟里又打了20年游击战的具有强烈宗教思想的武装组织。他们知道什么形势下该说什么话,尤其经过2001年逃出喀布尔的连滚带爬,如今的仗,无论是武的文的,已经被他们越打越精了。他们知道,掌权者不怒自威的道理。塔利班到底会对扎刺儿者用什么手段,只有阿富汗人自己才能说得清,旁人就是再显得高瞻远瞩,也无法代表阿富汗人民。
中学语文课本里曾有《苛政猛于虎》一文,出自《礼记·檀弓下》,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海地的大地震最多也就是只虎,而喀布尔的陷落则意味着苛政在被推翻20年后又重新回来了。人们能不更感到恐惧吗?
所以,世人更加关注阿富汗所发生的一切,也就很自然,因为当海地人抗震结束重建家园时,阿富汗人在塔利班严苛伊斯兰教法下的噩梦,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