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俾路支人
俾路支省铜、金、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南亚有两个著名的交通要道,一个是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的开伯尔山口,传统上是南亚通向中亚和中国的重要陆路要道;另一个就是位于俾路支省的“波斯走廊”,首府奎塔就位于波斯走廊之上,是南亚通往波斯(伊朗)和中东的重要通道。历史上,俾路支曾经受到伊朗和阿富汗的统治。后来被英国占领,划入英属印度。在印巴分治的时候,由于几乎所有的居民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成为巴基斯塔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一直是潜在的热点地区,阿富汗认为这里本是自己的领土,被英国以武力和欺骗的方式获得,既然英国人撤走了,理应还给阿富汗。而俾路支人自己也有强烈的民族分离情绪,希望独立建国。红色为俾路支省
俾路支人是跨境民族,是西方侵略导致其生活在不同国家。目前大约900多万人。有60%生活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25%生活在伊朗的俾路支斯坦省,还有一些生活在阿富汗南部地区,剩余的散居在其它国家。其语言与库尔德人相似,其命运也和库尔德人相似,没有自己的民族国家,分散在邻近不同的国家当中。俾路支人分布
巴基斯坦字1947年独立建国至齐亚·哈克将军执政前,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人曾经4次以武力对抗巴基斯坦中央政府,背后不乏有美苏争霸和印度的身影,企图实现独立或自治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在阿里·布托执政时期,巴基斯坦政府军和俾路支部落武装多次发生冲突,造成3300名政府军士兵和超过5000名部落武装人员死亡。齐亚·哈克执政后,巴基斯坦政府采取军事和宗教手段双管齐下,对付俾路支人。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巴基斯坦,尤其是俾路支省成为伊斯兰世界抵御苏联威胁的前线地带。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联合作用下,俾路支反对巴基斯坦政府的运动一度沉寂。巴基斯坦政府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来消除分离势力,但是一直以来,其雄心勃勃的开发计划遭到当地部落和宗教势力的反对。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就通过了俾路支开发计划,不过由于缺钱,以及安全方面原因,未能付诸实施。后来巴基斯坦政府有提出“走廊计划”,希望把俾路支建设成为连接中亚南亚中东以及东亚的“能源与商品走廊”的战略。瓜达尔港建设就是这个计划的产物之一。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俾路支民族分离运动再度兴起。南亚部落武装
俾路支仍处于部落时代,部落势力是当地的权势阶层和既得利益者,部落长老(萨达尔,Sardars)的权力很大,不希望开发计划改变社会结果和权力体系,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有的开发工程并未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受益,也没有使当地经济明显好转。有人声称,开发计划会让自己失去身份,语言和一切。他们担心开发让巴基斯坦的统一更加巩固。受到阿富汗战争影响,大量迁往阿富汗参加“圣战”的俾路支青年携带武器返回家乡。他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长期接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客观上为俾路支省的分离武装提供了理论、人员、武器以及组织的雄厚基础。武装分子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和其它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阿富汗战争
本世纪以来,一支新的武装——俾路支解放组织出现。首次公开登场是在2003年12月8日。这天,俾解在省内发动一起小型炸弹袭击,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后来活动越来越活跃,2004年8月14日,该组织在一天内连续六次发动炸弹袭击,2004年12月10日,又策划了针对人潮拥挤的奎塔市场的爆炸案,造成11人死亡,27人受伤,包括一辆军车在内的四辆汽车被炸毁。2005年11月15日,它将袭击范围扩大到省外,在卡拉奇制造了一起3死20伤的袭击事件。目前,俾解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活动最为频繁的恐怖组织。自2004年以来,在巴基斯坦承认责任的恐怖袭击中,俾解的袭击次数一直居于首位。该组织内部架构并不清楚,可能相对比较松散。他的袭击手法特点,也许说明:(1)它的行动人员有限,拥有的袭击手段不多。(2)它对卷入教派冲突没有兴趣,这一点可从它的袭击对象得到佐证。毫无疑问,俾路支解放军是恐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