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是从事3D设计这个行业,虚拟人物会不会淘汰真人演员,未来还真不好说
【本文来自《黄仁勋骗过了全世界,三个多月都没人发觉!皮衣是假的厨房是假的,连他自己都是假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说的《安全屋》其实并不是完全CG的,近景应该是真人。参考国外网友的讨论《So is Life Hutch on Love, Death and Robots all CGI or did Michael B. Jordan film some live action elements?》,有个讲解幕后制作的影片《Love, Death + Robots | Inside the Animation: Life Hutch | Netflix》。
仔细看看好像是这个意思。
而且你可以看到,现在的CG所有的表情都是由真人(而且是该演员本人)生成,CG本身不会生成表情。
布料模拟如果实现了,也许会省很多道具费。但是只要CG还不会自主生成表情,演员就不会失业。
所以,失业应该是不会失业,但是可能拍戏变轻松了,可能本来需要到极端环境拍的戏,在工作室里就通过表情采集就完成了。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见解。
要说我对“真人演员失业”感到疑问的最根本原因,完全没有真人的电影多年前早就有了,不是也没见演员们都失业了吗?而且我觉得这么大一个问题,不太可能会由一个普通网民首先发现。利益攸关的相关领域精英人物会首先察觉并采取行动,不会一点风声都没有的。
在此,我贴上一篇2019年的文章节选供大家参考。文章名《Will CGI replace all actors in the future? - Esquire Middle East》。
The way the landscape looks right now, CGI actors won’t replace actors, but they will supplement them. It’s impossible to replace an actor, they’re personalities off screen as much as they are on screen.
...
Right now, actors are not a dying breed. CGI in fact makes them stronger than ever, they can have more screen time, look younger, or just use their time more effectively. Once the world’s most CGI actor wins an Oscar is probably when we will see a major shift in the industry.
国外网友也不见得是正确的,CG和真人我还是能分清的,我本身也是从事3D设计这个行业,虽然不是做动画的,但是出于职业敏感,对真人和3D的区分能力还是比一般人要强的。
AI自主生成表情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了,早在20多年前的时候某些3D插件就已经可以通过语音模拟表情,现在的技术更加成熟了,AI模拟表情真的不是什么技术瓶颈。
现在来说制约虚拟演员的条件除了技术以外,还有成本问题,因为虚拟演员的成本并不比真人演员要低,尤其是文章中老黄那种CG质量的虚拟演员,成本并不比请个明星要低多少。
但是随着智能技术的突破,完全自主生成的虚拟演员会越来越挤占真人演员的生存空间,看过【银翼杀手2049】吗?片中的瑞秋就是CG生成的,原来瑞秋的演员已经老得不成样身材走形了,原演员只提供了骨骼模型,剩下的都是CG代劳,包括女主乔伊的很多镜头都是纯CG生成。
现在智能自主生成技术已经应用到游戏里了,你们玩的很多游戏背景都是自主生成的,而不是传统技术那种一花一木的去建模然后再人工摆放。
至于虚拟人物会不会淘汰真人演员,现在当然是不太可能,但是,未来的事情不好说,当年有半导体大佬还说电脑内存不会超过512kb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当年的flag现在看就是个笑话。
有的时候,技术瓶颈一旦被突破,带来的变革是颠覆性的,这一百年的时间里面,技术革新带来了太多颠覆性的认知,当年连彩色有声电影都是奢望,现在全景视听的VR都满足不了人们的口味。
技术发展太快,所以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