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为F-15采购“隐身杀手”,空自还能接上“第三条腿”吗?
据NHK本月5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决定暂时推迟为航空自卫队F-15J机队改装美制LRASM远程隐身反舰导弹,以降低F-15J机队改装升级所需费用,这一决定在当天晚些时候的自民党国防小组会议上得到了批准。
▲心情复杂.jpg
想当初制定98架F-15J(均为较新的MSIP机)的升级计划时,除了换装AN/APG-82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先进显示核心处理器及任务系统计算机、BAE System的AN/ALQ-239数字电子战系统提升对空作战能力之外,航空自卫队还计划让升级后的F-15J获得使用两种“防区外导弹”——即JASSM远程巡航导弹和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能力,以期获得一种对空、对陆和对海能力兼具的三代改进型重型战机。
▲“新年伊始,在拜登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下,驻埃格林空军基地的第85测试评估中队,与基地官兵通力协作,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群策群力勇攀高峰,用时五个月完成了F-15E改装工作,实现了单机挂载五枚新型空地导弹这一曾被视为不可能的目标”
这样一来,升级后的F-15J,不仅依旧能够“辅佐”F-35A作为日本防空截击的主力——这个升级计划的名字就是Japan Super Interceptor(JSI),即“日本超级截击机”;同时还能依托两型美制“防区外导弹”的加装,极大提升航空自卫队的对海特别是对陆远程打击能力——上面那两张美军最近的测试图也说明,F-15平台在挂载大型导弹方面的确有潜力可挖。
▲预想中的F-15JSI,将成为一种对空、对海和对陆均有较强作战能力的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
不想价格涨七成,只能升级七十架
然而不断水涨船高的价格,却成为了拦在防卫省和航空自卫队面前的最大障碍。日媒报道称,最初98架F-15J改装延寿以及升级的总预算为3240亿日元,均摊到每架飞机上是33亿日元左右(折合当时汇率约合2920万美元,以下均按事件发生时汇率计算);此时看来,将一架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生产的标准三代机升级为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这个价钱还算实惠。
在2018年底日本发布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2019-2023)当中,也写明在本“中期防”内,先期进行20架F-15J的升级。不过,似乎历来与自卫队有着“杀父之仇”的“便宜实惠”这个Flag,又一次发挥了它的诅咒:就在2019年年初正式公布的2019财年防卫预算当中,刚刚编列的两架F-15改装升级预算为108亿日元,平均每架54亿日元(折合4954万美元,此外还有改装设计等额外费用),这个价格可一下子高了六成多!就算前两架是“探路先锋”,也不能挖这么大一坑吧?
▲此时已经比原来计划的价格贵出一半还多了
虽说参考其他装备的历年预算价格,每年的采购价格未必完全一致,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浮动;然而和更多靠日本航空工业自己解决的F-2升级不同,F-15J的这次大升级应用的大多都是美制产品,那就注定要面对美式“漫天要价”。
▲比如《日经新闻》的一篇报道称,当初98架的全部费用也才3240亿日元,但在2020年底却“膨胀”到了5520亿日元——“对美(涨价)七成”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2019年10月29日,美国国防部安全合作署发布了一份文件,显示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为日本F-15进行现代化升级的相关军售项目,合同总额为45亿美元,如果只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平摊到每架飞机上是稍微“回落”到了50亿日元左右。
但从文件内容中可知,这些仅仅是火控雷达、显示处理器、任务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子战系统等“物料”价格,以及作战软件系统、集成测试、人员培训等成本,同时,用于战机升级的部分零件设备还要从日本国内进行采购生产。2019年7月,日媒报道了防卫省定下的部分国内采购项目,其中每架飞机所需的多功能显示装置、几种通信电子零件价格就接近1亿日元;考虑到这只是国内采购项目的一部分,并且预定负责实施改装工程的三菱重工肯定不能一边出工出力,一边还“用爱发电”,这眼看着就要突破2019年初防卫预算中的单价54亿日元了……
▲45亿美元,只是部分“物料价格”与测试、培训费用
或许正是因为坐地起价让日方感到不满,尽管已经为改装项目预留了约800亿日元的“初期费用”,但在2020财年防卫预算当中,防卫省并没有编列后续架次F-15的升级款项,显然也是在等待对美继续“讨价还价”的结果。然而苦等一年多,等来的却是一纸涨价通知——今年3月13日,日本媒体传出消息,在美国的要求下,“初期费用”从800亿日元暴涨到了2400亿日元,为此,防卫相岸信夫在16日与美国防部长奥斯汀会见时就此进行了磋商,并呼吁为此重新展开会谈。
▲3月16日,防卫相岸信夫向来访的美防长奥斯汀提出“太贵了,便宜点”
对于涨价,美方的解释是,一些升级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储备已经不足或已经停产,为此重开生产线需要支付额外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空军及F-15的其他外国客户,均没有使用F-15携带LRASM的需求,就算是F-15EX也只打算使用JASSM而暂时不合计LRASM,所以修改作战软件和测试的费用,也将由日本承担。
▲要论远程反舰导弹搭载平台,各国的轰炸机那真是都不困了
“初期费用”具体包含什么,笔者没找到足够详细的报道,但个人分析有两种可能:
可能性较大的,是飞机着手改装之前的相关设计、试验件生产、设备安装调试与试验等成本:按照这种情况,仅考虑这1600亿日元的增幅,将其平均分摊到98架飞机上,每架F-15J的改装费用就将因此上涨约16.3亿日元——这还不算后续其他部分可能的价格变动。
而如果将其视作平成31年度“中期防”中先期20架的全部改装升级费用,那就得出了一个更加恐怖的结论:每架飞机的升级成本从40亿日元暴涨到了120亿日元(1.09亿美元)!当然,这个甚至超过了F-35A新机采购价的价格怎么看都过于离谱,笔者也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而此次的“降价方案”,在砍掉LRASM发射能力之后,终于将项目的总预算压缩到了3980亿日元。不过这对空自来说也难称“可喜可贺”,因为最终升级规模也大幅缩减到了70架,每架升级费用近57亿日元,比2019财年的价格仍然贵了3亿日元——不过JASSM空地导弹挂载能力仍将保留在升级方案中,估计等到空自正经进行挂载试射时,还可以“意欲何为”一下。
“接腿”还是“换腿”?
那么原计划里剩下28架F-15J咋办呢?如果就此不升级,跟着更老旧的Pre-MSIP机一块退了,那么在本期防卫大纲中规定编制原则上不变的情况下,这等于忽然出现了编制缺口,就只能指望由更多的第四代战斗机来填补了——大概率只能继续增购F-35A。当然,考虑到平成31年/2019年度“中期防”编列的首批20架F-15J升级机,理论交付周期是2024年-2027年前后,再往后50架肯定要整到2030年之后了,所以如果“次期战斗机”真能研制顺利按时服役,兴许也能多蹭个一口半口的。
▲对于空自来说,F-35不一定总能让人甘心……
能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升级呢?这得先说明白一件事儿,在日本航空反舰能力“刚需”与日俱增的当下,空自原本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自研和外购,在未来几年初步形成F-15J+LRASM、F-2+ASM-3和F-35A+JSM“三条腿走路”,堪称各有特点、相互补充的打击手段。然而此前日本自行研制的ASM-3超声速反舰导弹不断拖延超支,性能也未能达标,使得F-2现在还得靠着单一红外制导的ASM-2中程亚声速导弹硬撑;现在LRASM又被忍痛割爱,“三条腿”可就最多剩下“一条半”了。
▲ASM-3的拖延,既是当初计划为F-15J升级LRASM时,美国向日本“漫天要价”的一个由头,也是空自下一代反舰导弹研制时的重要教训——当初为了等ASM-3,ASM-2的后续改进项目在2006年被取消了,导致今日空自的反舰导弹性能已明显比陆自和海自落后
其实早在6月底,日本放弃LRASM的苗头就已经很明显了:6月27日,《产经新闻》报道称,在F-15J升级项目推进困难的情况下,防卫省决定开始为F-2研制“国产新型防区外导弹”,以顶替LRASM。报道描述,这款导弹将比目前陆上自卫队的12式岸舰导弹“射程更远”,初听之下,这让人想起去年日本媒体披露的、正在开发的两款射程1500乃至2000千米级别的“日本防区外导弹”——“新对舰诱导弹”和“12式能力向上型”两款岸舰导弹。但从射程指标上来看,这两款导弹的体积和重量很可能偏大,未必适合F-2挂载。
▲如果这个“射程更远”只是抠字眼,把12式岸舰导弹去掉助推器往飞机上一挂——那不就是海上自卫队的P-1正在测试的新型空舰导弹么?
一来由于日本海自和空自的空舰导弹长期以来都是独立发展的,空自不好直接把海自的“新型空舰导弹”拿来用;二来既然明确“国产新型防区外导弹”是顶替LRASM的,那么为了实现类似指标,外形上很可能会有类似LRASM的隐身设计。但这样一款新型导弹何时能服役,也就很难讲了。
▲虽然早期技术颇有渊源,但如今三个自卫队已经是各有自己的一套看似大差不差、细节处处不同的反舰导弹体系了
而考虑到F-2预计不晚于2033年开始逐步退役,为了让届时服役没几年的新型导弹不至于随着F-2退役而无机可用,让“国产新型防区外导弹”的诸元适用于“次期战斗机”也是很有可能的——计划在服役时间上接替F-2的“次期战斗机”虽然还未见真容,但定位为双发重型隐身机的它,其弹舱应当具备设计成足以携带尺寸较大的对地/海弹药的条件;如果动作快点的话,那28架F-15J兴许也能有用上日本下一代空舰导弹的机会。
▲就算能实现,这规模相比当初98架F-15J都能发射LRASM的设想显然差了很多,再加上新弹的研制交付日程仍然未知,距离短期内实现“三条腿”的梦想还是有点落差
不过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目前日本官方还没有公布如何处理剩下28架F-15J。从现在的计划来看,空自对海打击的重任在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还是回到了F-2的身上。不仅老本行得干好,在F-15JSI改装项目形成战斗力前,作战部队规模仅有3个飞行队60余架(算上训练转换部队、飞行开发实验团等非作战值班单位共91架)的F-2机队还得继续在空战方面“支棱”起来,毕竟这两年日本F-35A机队的增长速度实在难以让空自放心。
▲伴随着新防卫大纲的推出,F-2在2019年首次赴美参加“红旗-阿拉斯加”演习的空战科目,分担F-15J的一部分空战职能
尽管进度慢于预期,但F-35A在日本组装生产及使用经验的积累,对于“次期战斗机”的研制仍然有着推动作用。然而正如当初F-22引进失败对空自近10年来装备发展的冲击那样,此次F-15J升级中的重大变数,也必然会对“次期战斗机”的发展产生难以捉摸的影响。
▲说好的F-15JSI也能反舰呢?没办法,这回我得当第三条腿了,还是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