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水里,我能仰面朝天平躺一小时,但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我心里明白绝对撑不了一分钟

【本文来自《人在郑州差点出危险,眼看一个大姐掉进塌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自小生活在水边,水性还行,但是静水和洪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在静水里,我能仰面朝天平躺一小时,但是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我心里明白自己绝对撑不了一分钟。

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跟小伙伴在河里游泳时候就遇到过一次涨水,开始是阴天,后来开始下小雨,小雨转眼变瓢泼大雨。

其实之前水位就上涨了一些,但是我们没有发现,直到雨落下来我们才急吼吼地想上岸。当时距离河岸只有十多米,而我们的身体已经被水冲得带往下游去了。

回游的时候阻力特别大,就跟在浆糊里面爬行一样,皮肤上水流的触感又特别明显,像是被许多冰凉的手乱摸乱抓,从心理到生理都在恐惧,大脑几乎是一片空白,整个人跟猫狗一样皮毛发炸。

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手臂会那么细那么小,扒拉的好像不是水而是空气。脑子里嗡嗡嗡的,除了水浪拍击的啪嗒啪嗒声之外听不见任何东西,只凭借着本能深一下浅一下地往前扒。什么仰泳、蛙泳、潜泳,屁都想不起来,害怕的时候人真的只会狗刨这一种游泳方式。

最后我们游到岸边时已经偏离下水处几十米。听觉直到拽着水草贴在岸边的那一刻才恢复,我总算能听见哗哗啦啦的雨声,之前小伙伴们的哭叫声就像是隔了迷雾一样。

几个人互相看过去的时候,一个个都在大张着嘴大瞪着眼,牙齿撞得得得响,那一刻我心里一直在过电影似的反复念叨着四个字“死里逃生”“死里逃生”。

暴雨之下河边又湿又滑,全是泥泞,一爬三出溜,而且又不是下水处的浅水区,这处河岸脚根本探不到底。尝试几下爬不上去的时候我们直接哭出来,都觉得自己要死了,直到有人被我们用肩膀顶着先拱上岸,又拿树枝像拖死狗一样把后面的人拖上岸,我们才趴在河堤上颤抖,只觉得浑身发软,又冷又怕。

我们几个一身泥,回去后谁也没敢跟家里人说,但从此以后,阴天下雨我们是再也不敢去游泳了,而且遇到小孩儿游泳还得把他们骂上岸,不上岸的直接拿走他们的衣服吓唬。在下几垡(注1)小孩儿眼中我们几个简直是村里的恶霸。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天的河水流速根本就算不上快,因为水还是清的,水浪也没有超过十厘米。用方言来说只叫做涨水,还不是严重的“发水”“发大水”和更严重的“发洪水”,然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已经几乎是没顶之灾。

常生活在北方水边的人都知道:河水一旦变黄变浑浊,那就是“发洪”,任你水性多好,下去也是死路一条。

注1:垡(fá):方言,原意是翻耕过的土地,又指同一年。例句:“这一垡种麦子,下一垡种油菜”“这一垡的小孩儿个子高”“小明跟小刚,他俩是一垡的。”“你们这几垡的小孩儿享福了”。

2021-07-23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

4000亿美元!“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犯愁”

哈佛报告澄清!“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该正视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