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二、三的数学放到大学,就会影响重点大学的招生质量呢?我搞不懂
【本文来自《关于拆除“高考独木桥”的大胆提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果高二、高三的数学放到大学,结果是重点大学会出现大量根本学不走数学的学生读理工科专业,为此,学校不得不降低大学课程的难度,最后造成人员培养的全面荒芜。
现在高中数学不是难度不够,而是难度太低了。今年某些城市中考出现了中考数学满分,高中摸底考试10几分的现象。这就是考得简单的问题。
假如高中数学还取消高二、高三的内容,结果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数学系、物理系、计算机系,可能出现大量高考数学满分,高等数学不及格的学生。当这种学生数量巨大的时候,高等数学就不得不降低难度了,比如和美国某些学校一样,直接把去年试题贴网上,每年试题就改一个数字,然后学生只需要背去年试题的要点就能考满分了。(这不是笑话)
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学校本科培养的人才质量严重不达标,研究生优质生源全面依仗外国生源。为此硕士不得不改成英语、德语、俄语、法语教学,中国本土学生学习优秀研究生、博士生难度越来越大。
此外,如果数学、物理降低难度,那么语文呢?语文现在的考试内容比如抒情文鉴赏,和以后的表达能力并没有本质关系,这样的内容明显有利于文科思维的学生。我辩论、表达能力都不弱,但高考语文就是考不好,因为我怎么都掌握不了写那些个鉴赏题的套路。 如果高中数学再这样减少,最后恐怕一大堆学文学学历史地理社会的料子也会涌入一流大学计算机专业了,到时候理工科的培养质量肯定会受到冲击。
高考数理现在的难度,绝不是劝不退学生的,也有不少考不上本科的老老实实认识到自己不适合读本科适合读职业教育。假如小学生都能高考数学100分,恐怕那样的结果是全民复读冲击清华计算机系冲五六年考不上再考虑其他选择。
事实上很多高考数学高分学生到大学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就明显力不从心,怎么努力都学不好了,抽象代数更是分水岭。因此我认为高中数学应该全面加强抽象思维的考核,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的抽象思维方式融入到高中数学中,从而再劝退一批缺乏理工科学习思维能力的学生,有效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且提高头部大学的生源。
谢谢你的回复。
“如果高二、高三的数学放到大学,结果是重点大学会出现大量根本学不走(?)数学的学生读理工科专业,为此,学校不得不降低大学课程的难度,最后造成人员培养的全面荒芜”。
你全部的论述都是建立在这一预判上。
我搞不懂的是,为什么高二、三的数学放到大学,就会影响重点大学的招生质量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一改革,中国学生及家长就不向往重大了呢?此其一。其二,在普大的理工科中,数学是重点,考试不及格,就不能毕业。大学生有什么理由放弃文凭呢?
我在其它回复中已说过:在方案酝酿过程中,曾向一位数学教授请教。他非常支持,因为现在的高二、高三数学内容,都是为了与大学数学接轨;如果学生不上大学,这些知识便只有应试的功能;假如移到大学阶段,就可一气呵成地完成教学任务了。
中国每年800万考生,具有数学天赋、能力或兴趣的,大有人在,他们会在普大中脱颖而出,成为重大的好生源的。
当然,你坚信,只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我无法反驳。因为“未来”在“没来”之前,是无法证伪论辩的。所以,抱歉,只能打住了。
“语文现在的考试内容比如抒情文鉴赏,和以后的表达能力并没有本质关系,这样的内容明显有利于文科思维的学生”。
附带说一句:你关于语文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在其它的文章,我将阐述自己对语文改革的意见。
打开APP查看26条评论
评论26条
guan_15728514461402
2021-07-20 20:21
因为数学网上学是很难的,如果生源不足以支撑教学内容,最后学校肯定只能妥协,降低教学难度。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比如美国MIT公开课里面的微积分考试卷,和百度文库里的新疆大学期末试卷比一下就会发现难度差不多。MIT在美国是头部大学,新疆大学在中国是排名100左右的大学。 而美国现在菲尔兹奖和上世纪相比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了。美国中学数学难度不断下滑之后,本科数学课也不得不不断降低深度,比如现在MIT用的Strang版线性代数内容就很浅、易懂,但无法筛选出有天赋更进一步的学生,而且和同年龄德国、法国、俄罗斯的学生比差距是不断扩大的。
国内比如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生源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因为高考筛选不出好的学生,所以南京大学的数学分析竟然把实数理论变成选读、第二遍阅读内容,科大新版数学分析讲义也把这些较难的内容放到第三学期了。 而高中数学培养严格、选拔质量高的俄罗斯、德国,现在非但没有把实数理论这种现代数学的基础思想放到第三学期,反而是在原来这些内容出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大学早期就直接引入一些中国本科高年级甚至硕士生才接触到的数学思想。这样一来一回,差异就很大了。
另外,高考有导向作用。如果高考数学进一步简单,家长只会想那先把时间放到别的科目上。这样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高校数学教学更难展开。最后如果一个班超过一半学生都无法承受现有教学内容和深度,结果只能是高校进一步降低考试难度和内容深度。这样一来,后面选拔问题的难度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假如语文考试只考察中文使用的流畅性、议论文和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那么结果就是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投入时间阅读文学作品了。那么必然对下一步文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在我看来,高考的关键是要兼备及格性要求与选拔性要求。不同大学专业,计算分数的科目应该主要根据少数相关科目来计算,而其他科目只需要及格就能达到门槛,或者采用两套考卷。比如我文学天赋确实不行,语文如果有两套我就选第二套难度低的,但这样就不能报考文科类专业了,而报考理科类专业,数学就要选难度高的。总之,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和家长切实衡量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在哪里,选择自己适合、并且有兴趣的专业。适合文科的选择文科,适合社科的选择社科,适合理工科的选择理工科,适合职业教育的选择职业教育。
在我看来,好的解决方案是两套试卷,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校,选择不同的考卷。就像考研一样。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 比如你选择了数学三,考试题就要比数学一简单一些,但是一般只有财经类学校才接受数学三的分数。 高考首先我认为应该尝试语文、数学分两套卷:语文一、语文二、数学一、数学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校,接受不同的考卷。比如985大学文科要求就是语文一、数学二,理工科要求就是语文二、数学一。语文二主要考察汉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表达写作议论能力、和作为中国人应该有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而语文一则必须有相当的文学阅读量和文学天赋才能取得高分。数学类似,数学二主要考察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能够应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而数学一则应当必须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现代数学的思想才能取得高分。这样一来,鼓励学生和家长实实在在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而不是一窝蜂卷到个别专业和头部学校去盲目竞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在我看来高考应该奖励那些能够发现和选择自己最具天赋、最具兴趣学科的学生,而不是平均化地降低各个学科难度。美国教育目前存在的相当一部分问题就是中学各个学科难度的不断下降导致的。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比如法国是对一流学校采取单独招生制度,想要报读一流大学的学生高中毕业成绩要在全国的某个比例之前,然后入读预科学校,在预科学校学习相当部分等同于我国本科的学习内容,通过考试之后才能申请一流大学。俄罗斯很多一流大学对每个学科采用不同的招生试卷,不同学科要求不同。比如同样是数学考试,大纲相近,但是数学、物理专业的考察深度就高于生物专业。这些实践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折磨之王滴滴滴
2021-07-21 17:18
guan_15728514461402
2021-07-20 20:21
因为数学网上学是很难的,如果生源不足以支撑教学内容,最后学校肯定只能妥协,降低教学难度。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比如美国MIT公开课里面的微积分考试卷,和百度文库里的新疆大学期末试卷比一下就会发现难度差不多。MIT在美国是头部大学,新疆大学在中国是排名100左右的大学。 而美国现在菲尔兹奖和上世纪相比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了。美国中学数学难度不断下滑之后,本科数学课也不得不不断降低深度,比如现在MIT用的Strang版线性代数内容就很浅、易懂,但无法筛选出有天赋更进一步的学生,而且和同年龄德国、法国、俄罗斯的学生比差距是不断扩大的。
国内比如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生源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因为高考筛选不出好的学生,所以南京大学的数学分析竟然把实数理论变成选读、第二遍阅读内容,科大新版数学分析讲义也把这些较难的内容放到第三学期了。 而高中数学培养严格、选拔质量高的俄罗斯、德国,现在非但没有把实数理论这种现代数学的基础思想放到第三学期,反而是在原来这些内容出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大学早期就直接引入一些中国本科高年级甚至硕士生才接触到的数学思想。这样一来一回,差异就很大了。
另外,高考有导向作用。如果高考数学进一步简单,家长只会想那先把时间放到别的科目上。这样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高校数学教学更难展开。最后如果一个班超过一半学生都无法承受现有教学内容和深度,结果只能是高校进一步降低考试难度和内容深度。这样一来,后面选拔问题的难度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假如语文考试只考察中文使用的流畅性、议论文和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那么结果就是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投入时间阅读文学作品了。那么必然对下一步文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在我看来,高考的关键是要兼备及格性要求与选拔性要求。不同大学专业,计算分数的科目应该主要根据少数相关科目来计算,而其他科目只需要及格就能达到门槛,或者采用两套考卷。比如我文学天赋确实不行,语文如果有两套我就选第二套难度低的,但这样就不能报考文科类专业了,而报考理科类专业,数学就要选难度高的。总之,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和家长切实衡量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在哪里,选择自己适合、并且有兴趣的专业。适合文科的选择文科,适合社科的选择社科,适合理工科的选择理工科,适合职业教育的选择职业教育。
在我看来,好的解决方案是两套试卷,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校,选择不同的考卷。就像考研一样。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 比如你选择了数学三,考试题就要比数学一简单一些,但是一般只有财经类学校才接受数学三的分数。 高考首先我认为应该尝试语文、数学分两套卷:语文一、语文二、数学一、数学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校,接受不同的考卷。比如985大学文科要求就是语文一、数学二,理工科要求就是语文二、数学一。语文二主要考察汉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表达写作议论能力、和作为中国人应该有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而语文一则必须有相当的文学阅读量和文学天赋才能取得高分。数学类似,数学二主要考察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能够应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而数学一则应当必须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现代数学的思想才能取得高分。这样一来,鼓励学生和家长实实在在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而不是一窝蜂卷到个别专业和头部学校去盲目竞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在我看来高考应该奖励那些能够发现和选择自己最具天赋、最具兴趣学科的学生,而不是平均化地降低各个学科难度。美国教育目前存在的相当一部分问题就是中学各个学科难度的不断下降导致的。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比如法国是对一流学校采取单独招生制度,想要报读一流大学的学生高中毕业成绩要在全国的某个比例之前,然后入读预科学校,在预科学校学习相当部分等同于我国本科的学习内容,通过考试之后才能申请一流大学。俄罗斯很多一流大学对每个学科采用不同的招生试卷,不同学科要求不同。比如同样是数学考试,大纲相近,但是数学、物理专业的考察深度就高于生物专业。这些实践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之前就和朋友谈到过,
中国的教育选拔,在打掉课外辅导机构后,就必须更精细化,针对性必须要强,必须要强调差异。
而不是搞大锅饭,大家一起上一样的课
就本人经验来说,10年高中毕业,老师课上讲的,特别物理数学,都要照顾大部分人的接受能力,我基本都不用听。
我真正学的东西都是靠课后和老师交流来的。
教育必须兼顾普惠和拔高,之前太过于重视普惠,也是中国历史造成的。
但当下,必须要强调拔高,不然会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关于你的考研数学,本人数二,确实,考研学科设置要合理许多。
不过本人16年考研,其实数二没有你文章里说的,和数一差距那么大。
清江水
2021-07-21 13:36
实际上,现在中学的数学比十几年前的数学内容更“难”了,很多我们大学学习的内容,已经下放到高中去学习,这也是我说现在中学数学更难的理由,然而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现在学生更专注于学习)可能也比我们那时更强,所以综合来看其实中学生并没有觉得啃不动这些数学知识。
然而,为什么数学水平会被认为在下滑?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不是中学阶段学了多少的问题。
核心的问题是: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甚至一个专业时,其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在当下社会中下降了。
1、数学作为一门课程,其成绩和水平不能形成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数学作为一个专业,其就业面很窄,且待遇也就如此。真正像华为那样高薪招数学家的例子太少了。
尽管数学是很多学科特别是理工科的重要支撑性知识,对专业发展或科研很有用,但这个社会目前普遍不看这个。
我想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原创科技的需要,数学水平会逐渐被很多公司所推崇,这个社会也会越来越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组合素质的人才,数学的价值能被重视,大学的数学素养也会提高。
假日-windlisa
2021-07-21 17:00
既然决定上普通高中,深造就是必由之路,就算不去读本科,至少要去读专科才有就业技能。
高中的数学和大学的数学是两个体系,如果高中是对高等数学有所涉猎,上大学的时候会容易理解很多。
如果文理卷的数学能有比较大的差距,文科不花大力气在数学上,我是支持的。同样理科在语文上适当降低难度,或者文科的语文卷提高难度,也可以。
guan_15728514461402
2021-07-21 21:52
折磨之王滴滴滴
2021-07-21 17:18
之前就和朋友谈到过,
中国的教育选拔,在打掉课外辅导机构后,就必须更精细化,针对性必须要强,必须要强调差异。
而不是搞大锅饭,大家一起上一样的课
就本人经验来说,10年高中毕业,老师课上讲的,特别物理数学,都要照顾大部分人的接受能力,我基本都不用听。
我真正学的东西都是靠课后和老师交流来的。
教育必须兼顾普惠和拔高,之前太过于重视普惠,也是中国历史造成的。
但当下,必须要强调拔高,不然会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关于你的考研数学,本人数二,确实,考研学科设置要合理许多。
不过本人16年考研,其实数二没有你文章里说的,和数一差距那么大。
我是数学一般,物理很好,基本都没学。但是最大遗憾就是一直没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后来渐渐才发现自己最擅长最有兴趣的是数学。其实国内也有培养数学兴趣的书比如数学小丛书但是那时候不知道。
假日-windlisa
2021-07-21 17:03
不上大学的普通高中生,是高考失败,不是人家不想上大学。当然要按照要上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而不是迁就高考失败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