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四川成都,去春熙路看看女孩男孩们穿的衣服嘛,各种汉服都有
【本文来自《汉服能不能彻底取代旗袍地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汉服能不能取代旗袍地位?这是个伪命题。因为旗袍就是汉服的一种。
汉服的定义,是“华夏衣裳”,即华夏族的服饰。去淘宝店看看,许多卖汉服的会加个后缀“非古装”。
十多年前我就买了汉曲裾、唐齐胸、民国装,只敢在漫展上穿,现在却能都当日常装了。
坐标四川成都。去春熙路坐一下午嘛,看看女孩子、男孩子们穿得衣服嘛。成都太古里比较高端,春熙路比较平民。各种类型的衣服都有得穿。现在天气热,一般汉服,包括男孩子,穿轻薄凉快宋制、唐制居多,以及改良的半臂短马面裙。旗袍也有,高叉、半叉,及裸、及膝盖的都有。民国装的,一般要到大学毕业季出现多些。而且也不拘于蓝上衣黑裙学生装,印染绣花的样式比较多。LO裙和JK穿得最多,天气热嘛。
天朝一向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敦煌飞天装淘宝早有了,但不温不火,河南电视台端午奇妙游之后,飞 天服饰大火,出了很多设计,我也准备给自己和女儿入手一套。飞天装是融合了当时天竺风格的。
看看B站的视频,有人把曹禺先生的古代服饰考做成视频了,很多UP主还原了各朝代服饰、妆容、发饰等。比如春秋战国服饰差异很大,因为受“胡服骑射”影响。唐圆领袍亦受北方胡服影响。明飞鱼服曳撒(yìsǎn)它是明代服饰代表之一。
曳撒的由来,是元代辫线袄演变而来,它的读音来源于“一色(shǎi)”变音,来自蒙语“质孙”(jisum),其意为蒙古袍。清初、清中期、清末期、民国,虽然都叫旗袍,但变化亦很大,但都不妨碍它们是“汉服”。
汉服圈有“山”“正”之分,但是大部分汉服娘和汉服郎都“分山不喷山”,意思是出于对设计师、原创的尊重,分清山正,但看到别人穿山不喷人。我们更注重汉文化的修养与传播,穿这身皮,就要对得起这身皮。
哦,对于其他民族服饰,比如藏服、蒙古服、苗族服等等等,都是“华夏衣裳”。看看我们的衣领子,都是Y字型,是一个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