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怎么火的?——和张公子的商榷

@张佳玮

之前我在张公子的文章《为什么年轻人都爱读三体》的评论提出了观点:

这一点我还是想和张公子商榷一下。

三体最开始还是从国外火到了国内,其实国内的三体热,本质上就是追风。所谓的看的三体的人多,绝大部分,就是追风罢了。张公子久在知乎,知乎里面关于三体的讨论下的评论之中,可以一窥。

至于年轻爱读科幻,其实,大刘也就三体火了,其他的根本带不动,其他的科幻小说也没怎么带动。所以说科幻就压根没起来。至少市场的反应也就三体热的时候比较乐观,后面很快归于沉寂。

并且三体与其说是其构思剧情如何,倒不如说是满足了一些人的中二情节。看到了黑暗森林就自以为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真理,以此为依托发表言论,指点江山(典型案例就是社会学老师表示三体不是社会学),诞生出了一批三体社会学家和三体物理家,对现实进行了似是而非的评论。

所以所谓三体热,其本质最开始是追风,之后转变为一种装逼手段,最后成为了一种对现实评论抨击的理论依托。至于三体本身的东西,除了真正喜欢科幻的,who care?

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特别集中的一点就是认为三体不是国外火到了国内。

确实,我事后仔细的思考和搜索了一下,三体从国外火到了国内,确实不准确,不严谨。但是仅仅是不准确不严谨而已。为什么?请看百度搜索指数:

500

三体的搜索指在2014年10月才打到第一个高峰,原因是三体电影开拍。而三体第三部10年就出版了,这之间的四年搜索指数甚至低于平均值,怎么解释?只能解释为不火。不是在看科幻的圈子里不火,而是整体不火。

我知道必然有人不服,我们请出来上古遗珠:《神墓》

网络小说是快餐文化的代表,而神墓早在2009年就连载完毕了。那会连百度搜索指数都没有,并且,网络小说是会快速遗忘的,我们来看看怎么样:

懒得截图了,直接说了,神墓从2011年至今,整体搜索指数平均在1万6以上。而三体的平均不过是整体8000左右。而电影开拍之前,搜索指数甚至低于这一平均值。换句话说,电影之前,三体连一部过气的网络小说都干不过。

当然,拿神墓确实有点过了,毕竟这部小说的水平一样相当的高,我们再换一个对象:进击的巨人

也不截图了,进击的巨人平均整体3万以上,移动端平均1万1以上。(考虑到进击的巨人大量网盘的存在,不取整体,只取移动端数据)。

二次元啊,这是在中国啊,动画被认为是小孩子看的国度啊,一样是小众啊,都能1万1啊,而且2013年之前进击的巨人不存在啊,如果把不存在日子取消了,进击的巨人能上1万6啊。

如果从三体拍电影的消息放出开始计算,勉强能到1万3以上。勉强和过气网络小说《神墓》以及进击的巨人(移动端数据)持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三体作为小众科幻作品,仍然在整体范围内不火。

我们继续计算。在雨果奖之前,三体的平均所搜指数喂4400左右。

500

刨除雨果奖之后的搜索指数可以达到11800以上。

500

算上雨果奖,则有了13900以上的指数。

500

也就是说,三体获得雨果奖的影响仅从数字上说,对之后就接近20%,对之前更超过200%!而如果三体没有获得雨果奖的话,后期能否有1万1的指数都还难说,总体上更是连8000的都难!(当然也许电影就不难产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所以说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在搜索指数上,产生了足够对在此之后接近20%和在此之前超过200%的影响,这个外国的大奖难道可以忽略吗?难道一个从小众到大众就能掩盖吗?我认为说三体是国外火到国内确实不甚妥当,但是,三体确实是从大众层面的角度讲,是国外火到了国内。

同时,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清楚我们的下一位同志——带鱼,额不是,周小平先生。

作为一个打算做时评人却越做越感觉自己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我倒是希望能有周先生的十分之一的自信。不扯闲话,只看此文:《我和刘慈欣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周小平和三体相关的最早的文章(如果有更早的请评论区留言)。之前,几乎毫无涉及和三体(及其内容如黑暗森林)。

意味着什么?周小平好歹也是微信大V,也是有本事的人,也曾经常年混迹网络、论坛,相信其水平总还是高于常人的,连他都是雨果奖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涉及三体,况他人乎?

另外,这位仁兄也是我所说的那个“看到了黑暗森林就自以为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真理,以此为依托发表言论,指点江山,诞生出了一批三体社会学家和三体物理家,对现实进行了似是而非的评论。”的著名代表。具体的我也不想多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这类人在知乎更多,我本人常年混迹于知乎,多少还是知道写的,有些人不怎么逛知乎,难免信息不对称。只不过让我一时之间找到也比较困难,日后有所发现会领座文章间补充。大家也可以前往知乎自行浏览。

以陋文斗胆与张公子商榷。

2018-11-19
科技 文娱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印热聊,美媒“眼酸”:舆论战又输了

特朗普“暴怒”:印度,你…

中俄蒙签了!“每年对华输气500亿立方米”

“承认吧,欧洲在这行已经输了,别和中国争了”

数据显示“GPS全程信号良好”,欧盟矢口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