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探源,为什么是泰山
人类文明探源,为什么是泰山
笔者有一个专题,天下文明出华夏,华夏文明出泰山。........本届地球人类文明的主根主脉主元主源,是泰山脚下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的一棵秧苗,爬到中原结了个瓜,这个瓜就是夏商周秦汉大唐........中原的秧苗再结子生根四散爬去,就是当今的人类文明。证据大约罗列几十条,就像一票否决一样,有的证据是一票肯定一锤定音。详细见大汶口的主人---黄帝氏族【分子人类学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7260023430 或者百度百家号观网风闻的青山侠客。
本篇采用类似于反证法的方法,排除法,,看看不可能是哪里。人类历史,可以大事件跨度探索,但文明起源,应在万余年前后,新石器时代,不应无限前置。因为冰川运动末次冰期和新仙女木事件的结束,都是在约1.1万年前后。文明起源,只能在这个时间段展开。正面简述下。
约1.1万年前,泰沂山的原始人类,现今山东淄博沂源的扁扁洞遗址,原始的洞穴遗址,当时的猿人走下山来,在泰沂山北的济南章丘淄博潍坊一带,形成了后李文化。 同期的东亚大地,星星点点的原始人类。中原贾湖裴李岗,江浙上山,湖湘彭头山,北方的兴隆洼磁山,西北的大地湾,黑龙江的小南河.......交流融合同化淘汰,铁打的东亚流水的文化。大地湾人东进,和中原的贾湖裴李岗融合,形成仰韶文化(当然仰韶文化还有其他多种类型,简述,下同)受此挤压,贾湖裴李岗人一部东进,在皖北形成双墩文化,双墩人北上,在泰山周边,和后李文化融合,形成北辛文化。湖湘的彭头山演化为高庙文化等,高庙人沿长江东下,和北辛文化融合成大名鼎鼎的大汶口文化。文明的萌芽开始。大汶口人西进中原,融合仰韶文化形成中原龙山文化,之后,就是夏商周秦汉大唐..........大家都熟悉了。
先不说文明起源,说说大江大河。 长江的源头是小水洼,长江的入海口波澜壮阔。黄河的源头胆大的泉眼,黄河的入海口汹涌澎湃。差别尽管这么大,没有人怀疑这是作为源头的正确性。
但文明的起源源头,可以追溯的源头,是这样,山东淄博沂源的扁扁洞遗址, 大家相当长时间,可能还不愿接受。 ........到底有哪些古文化,可以参与源头的评估呢.........
甲. 仰韶文化不可能是主根主脉主元主源。 最根本的原因是,仰韶文化断档了。大汶口和仰韶的融合,是大汶口文化为主导,依据多的是。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仰韶的彩陶退出历史舞台,中原龙山完全是区别于仰韶的文化类型。龙山的源头是大汶口文化。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成为典型龙山文化,水平最高最先进。但仰韶文化的优势因素和族群,肯定部分地留了下来,融合为华夏族。华族,就是仰韶人群。夏族,就是龙山人群。 原文说的非常多了,不再展开。大汶口前身,也有中原裴李岗贾湖的因素。 也可以说,老中原又迁徙而回。 只不过这个时间,以几千年计算,大家都不记得。
乙.湖湘的彭头山高庙城头山文化等,也不可能是主根主脉主元主源,主要原因,是和中原龙山夏商周的联系,太勉强,接续不上。但这仍然是重要的一支。前述,高庙文化的伏羲氏东进,和北辛文化融合,形成大汶口文化,是文明的萌芽。人群血缘而言,伏羲氏到来,壮大了大汶口的父系O系人群,之后,这个体现在陶寺的人群中,成为现今汉族的主体。 至此之后,才可以谈文明。 就像金沙江和岷江汇合后,才叫长江。 湖湘和泰山周边的北辛文化融合为大汶口之后,才叫文明。湖湘文化之于中华文明,相当于湘江之于长江。重要的支脉,而不是主脉。
丙.近段时间汉江以东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争主根主脉的呼声很高,事实上,也不可能。 原因如下。
1.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二里头夏朝的文化构成,煤山类型为主,来源于屈家岭石家河。 器物而言,夏朝的核心礼器是牙璋,相当于后世的和氏璧国玺,牙璋起源于山东龙山,兴盛于石峁,最后见于二里头的王墓中,夏朝结束商朝开始,牙璋也退出政治舞台。 何况,器物之上是礼制,通过器物或者器物组合,体现礼制。礼制起源于东方,成为东方礼制或者礼出东方。
2.这种论点的底气最足的依据,父系O系的O2单倍体。如上说述,大汶口人进入陶寺,是准确的,是主体。很难区分大汶口陶寺的父系和屈家岭的父系的关系,还没有准确的依据。 何况文明文化靠传承而不是靠血缘。
3.屈家岭文化的前身,是油子岭文化,再前,就是边畈文化,再往前就没法再追溯了。边畈文化约6900年前,太短了些。 估计,也不是原生文化。边畈文化鼎为主体,一开始就起点很高。估计是由某地迁入。猜测,边畈文化应是一支北方文化,尽管在长江流域,但在江北,根脉应在中原,和湖湘系的大溪文化不同。鼎文化圈,最典型的是大汶口文化。来源于后李的釜和裴李岗的三角器组合。 但边畈文化的源头,显然也不能说是泰山周边。待定。所以,汉东的屈家岭石家河,也很难作为主根主脉主元主源。但是重要的支脉,是没问题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之于中华文明,恰相当于汉江之于长江。重要的支脉,而不是主脉。
丁. 江浙文化,也很难作为主根主脉主元主源。万年前源于上山的江浙文化,历经河姆渡松泽等,5000左右,演化为良渚文化,是当时文明程度最高的文化。玉器城市建设都独领风骚。但还是,和后世的夏商周,没有主体的接续关系。某种原因,海侵或者气候或者兼并,良渚城破,良渚文化主体性退出。 但文化因素的人群,仍然融入大的文明进程。江浙文化之于中华文明,恰相当于黄浦江之于长江。重要的支脉,而不是主脉。
戊.磁山兴隆洼文化,也很难作为主根主脉主元主源。这仍然是重要的支脉。比如粟黍的驯化栽培,玉器文化的中转等,亮点多多。但后续和夏商周,没有主体的接续关系。
己.大地湾文化, 也很难作为主根主脉主元主源。和上述的理由相似。大地湾的去向是仰韶文化。庚.远在黑龙江的小南河,也可一说。中国的玉器文化的发源地。玉文化,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万年稍后,就达到令人惊奇的程度。玉文化经由辽河流域的兴隆洼红山文化,传入中原。 但小南河仅仅在遥远的时间段闪亮了一下,后续主体去行不明。但肯定是作为特色的一支,传承下来,是肯定的。
.......................................................大家在讨论文明起源的时候,大多立场先行,有点地方主义。科学就是科学。中科院付巧妹团队说,中国现代汉族的主体,是9000至7000年前的古东夷人的后裔,你我都是。人种血缘来看,是古东夷人后裔。 文化来看,也是古东夷文化传承人。五六千年前,诞生了伏羲黄帝等三皇五帝东方礼制,泰山封禅是他们的舞台。两三千年前,诞生了孔孟儒学......立足科学,抛弃立场注意地方主义,想付巧妹学习。 付巧妹不是山东人,是伟大而年轻的八线小城江西共青城。
既然夏商后直到清末民国,找不到什么器物代替孔孟儒学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同理,上古,也不会找到什么器物,来代替伏羲黄帝三皇五帝东方礼制,泰山封禅。
人类文明的总源头,在泰山周边的海岱地区,是毫无疑问的。颜值超然根正苗红。
期待人类找到源头,连接现在,延长至未来。人类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