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自然资源
西藏矿产资源矿种齐全、分布广泛。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累计发现矿产100种,有资源储量的矿产36种,矿产地2000余处,铜矿、硼矿已具备建设大、中型矿山的资源基础;铁矿、铅锌矿、菱镁矿等已展现出可大规模开发的资源前景。
在这些矿产中,以铬铁矿、铜矿、硼矿和地热资源尤为丰富,在全国名列前茅。砂金矿是西藏的优势矿种。
西藏良好的成矿条件和蕴藏的潜力令世界震惊,其铬、铜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西藏的铜矿资源丰富,全国十大铜矿中,六家在西藏地区,前四名均在西藏地区,同时,西藏铜资源潜力巨大,有望达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冈底斯成矿带、藏东玉龙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根据几十年的地质勘查,在西藏已经发现三江成矿带、雅江成矿带、班公-怒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矿产资源矿种比较齐全、分布广泛。
国家紧缺矿产铬、铜在西藏不但储量大,而且品位高,铬铁矿品位高达50%左右,已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中国之冠。
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的排序,12种矿产居全国的前5位,18种居前10位。
其中,铬、高温地热、工艺水晶、刚玉在全国排第1位;铜、陶瓷土、火山灰排第2位;菱镁矿排在第3位;硼、自然硫、云母排在第4位。
根据矿产资源的自然特征、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点,确定铬、铜、盐湖矿产(硼、锂)、矿泉水、高温地热为全区优势矿产。
由中国地调局等完成的“青藏项目”新发现32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发现驱龙、甲玛、雄村等7个超大型和25个大型矿床,新增资源储量包括:铜3194万吨、铅锌1519万吨、金569吨、银23015吨,潜在经济价值2.7万亿元人民币。
石油,煤有储量但属短缺资源。
西藏最丰富的能源是水能,世界屋脊,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水能蕴藏量占全国70%。中国的金沙江、雅鲁藏布江,亚洲的恒河、湄公河、萨尔温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这里。
西藏的锂储量。
电动汽车升温 启动世界锂矿争夺战
人人都知道中东的暴富就是靠世界第一的石油资源。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汽车都用上锂电池,谁拥有世界第一的锂资源,是不是就会成为下一个中东?
锂在自然界有两种主要来源:一种是矿石,一种是盐湖。最早发现的是矿石。锂和硅、铝、氧等元素化合形成矿石,看起来和普通的岩石没什么区别,被称作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等。
锂藏身于内陆盐湖之中。
中国锂资源
中国最大的锂宝库既不在素有“中国锂都”之称的江西宜春,也不在青海开采数十年钾肥的察尔汗盐湖,而是在青藏高原最偏远的角落之一,盐湖扎布耶错。
藏在冈底斯山脉深处的神秘的扎布耶锂资源,已经发现20多年。
198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学家郑绵平带领一支小分队直入扎布耶。他在盐湖里发现一种新矿物——天然原生碳酸锂,被国际矿物学会命名为“扎布耶石”。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原生锂矿,无需冶炼,也无需费劲地和其他矿物质分离,只需将其他成分蒸干,使得碳酸锂沉淀下来,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锂原料,“可以直接来车拖走”。
扎布耶锂矿的发现,震动国际盐湖学界。
扎布耶锂储量估达200万吨。
中国目前探明锂资源储量510万吨(折纯)并且,中国的锂矿资源矿床多,总体储量较大,属于优质矿产资源。
西藏盐湖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藏西北地区,卤水以锂、硼含量高为基本特征,显著特点是卤水的Mg/Li值较低,甚至几乎不含Mg2+,卤水经过蒸发即可得到碳酸锂,具有其他类型盐湖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是中国重要的锂资源产地。
西藏卤水锂含量达到边界工业品味的盐湖有80个,其中大型以上的有8个。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郑锦平院士认为青藏高原盐湖至少还有LiCl资源储量500多万吨,远景资源达1000万吨以上。
综合预计整个青藏高原矿产资源总量可达铜8000万吨、金2000吨、铅锌3000万吨,西藏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资源储备基地。
目前,西藏五大国家级铜铅锌资源接替基地已经显现雏形,资源潜力巨大。
2016年底,国家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其中明确将西藏驱龙铜矿等矿区列入国家规划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