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体现的是因行称义,如果所谓“人性”导致的结果不好,那就是不好
【本文由“EVA04”推荐,来自《清华吴国盛是国内科学哲学的扛把子,他反感《三体》是有理由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可笑的教徒式争辩。刘慈欣的观点是:我们所谓“人性”可能为我们人类带来负面作用,为说明道理讲了一个故事,这叫思想实验。而我们的吴教授呢,说刘慈欣你是错的,为什么错了?因为你质疑“人性”。教徒式的死板暴露无疑,根本就说不出刘慈欣为什么错了,仅仅因为违反教义而已。
这体现的是两种文明思维的不同,刘慈欣《三体》体现的是因行称义,如果所谓“人性”导致的结果不好,那就是不好,无论它多么正确。而吴教授的思维则是因信称义,即无论《三体》说得多么有道理,我都无视,只要它质疑“人性”这个“普世教”的教义,就一文不值。殊不知《三体》本来就有否定“普世教”的倾向,你说它违反“普世教”,就好比“指责”一个唯物主义者不信教,这是夸奖而不是批判。